日本锡壶有什么收藏价值?

西芳昭西芳昭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从工艺和品质上来说。很多壶友一看到“锡”这个材质就会觉得这肯定不是好壶,其实不然。 古代制陶工艺分“胎器”与“烧器”两种,其中“胎器”就是用泥直接制作成型,而“烧器”则是先制胚后烧制而成。 早期的紫砂壶就是采用“烧器”的工艺,用各种材质的陶土或者瓷土经过雕刻打磨制成壶胚后入炉焙烧而成。这种工艺的优势在于可以充分控制烧制温度和时间,确保成品率;缺点就是在造型上受到很大限制,不能像现代的紫砂工艺一样可以一次拉坯成型。

后来有文人雅士提出“文人之画”的概念后才出现了“胎器”,即不用烧制而成的壶胚作为创作基础的创作方式。这种方式在制作工艺上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会受窑炉温度等影响出现概率极低的瑕疵品,并且无法再次烧制修改。所以这样的做法虽然能够保证每件作品都是独立制作完成,但却失去了可以控制温度和时间确保作品质量优势。 而日本的锡壶正是采用的“烧器”工艺,而且为了达到很好的效果,这些作品多是采用名山矿石为原料,辅以名泉之水研制成泥料,再结合精湛的铸造技术而成型。由于采用了金属铸造的原理和工艺,使得这些器物具有了双重性质,既可以是实用器具,也可以当艺术品收藏。

其次,从历史和源流上说。明万历年间,欧洲传教士开始将红茶传入中国,并逐渐盛行。而在日本,饮茶之风也是从明朝万历时期开始兴盛。随着茶文化的传播,人们对于泡茶的器具要求也开始提高,由最初的瓦罐、瓷器慢慢转变为紫砂器皿。《长物志》中就有载“茗杯以宜兴紫砂为最”的说法。可见当时宜兴的紫砂器具早已享誉日本。

到了近代,日本有不少文人墨客都喜欢中国紫砂器皿,如吴大澂、郑孝胥、康有为等人。他们不仅是书画大家,同样也是对宜兴紫砂很有研究的文化名人。比如日本的茶圣冈田武彦在其著作《茶之书》中就提到过中国的紫砂器和茶叶有着很深的渊源。

再有,从使用感和实用性来说。紫砂是一种双气孔结构的多孔性材料,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和透气性,用其冲泡茶叶可以有效保持茶叶中芳香物质的原味,不至于随着茶叶在水中翻滚而散失香味。另外,紫砂的质感也很不错,用手触摸既能感受到光滑油润,同时又富有质感。再加上独特的双色肌理效果,更能增添把玩乐趣。

最后,从经济和价值上来说。我这里说的价值不仅仅指物件本身的价格,而是指这件东西对你的重要性如何。因为任何一件物品,只要是你的情感投入大于它本身的价值,那它就对你而言就异常珍贵。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