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回展览是中国美术史吗?
“中国美术”这个概念很宽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我们通常说的“美术”是广义的概念,它包含了绘画、雕塑、工艺等等诸多艺术形态;而“中国美术”则是指狭义的“美术”——主要是指绘画,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中国画”(狭义的“中国画”特指画在绢、纸上的画法)。 中国古代有没有美术这个词?有!它是怎么写的?“美士(术)”,读音与“美术”相同。《礼记·檀弓下》载:“美术周室”中的“美术”即此意。可见在古代,美术一词的含意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始终只限于绘画等视觉艺术设计。
但古人用的词不是“美术”而是“丹青”。什么叫“丹青”?丹者,朱砂也,青者,靛蓝也。原来古人将绘制色彩的画面统称为“丹青”。所以“丹青”就是今天的“美术”,而我们今天的“美术”在古人看来则是“丹青”加上了颜料、颜料制品等含义延伸出来的新词。 什么是现代意义的中国美术呢?它是随着西学东渐而走进中国的,首先是西方的雕塑(主要是雕像、建筑装饰雕刻和大理石浮雕),接着是西方的油画和水彩画,后来是版画、素描等,再然后是摄影、电影海报设计、包装设计等。这些西方的艺术都在中国落户了,同时它们还带上了一缕异域的风情。
不过,即使到了21世纪的今天,我们说到“美术”的时候,头脑中显现的画面还是古代文人墨客吟诗作画的那一幕,这或许是因为我们的教育传统中书画仍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其他现代意义上的美术却受到忽视或冷落所致。因此有人说“美术”已死,它的意思已经变成了“中国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