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崔姓主要在哪里?
我们崔家在山东,明洪武二年(1369年)由山西洪洞县老鸹窝迁来,定居在青州府益都县(今属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我研究族谱发现,我这支系的始祖为「允仁」公。 据传,允仁公有兄弟三人,因战乱自山西洪洞县奉旨移居,分驻於直隶大名府(治所在今河北省大名县)、兖州府(治所在今山东省济宁市)及青州府。 大名府的世系已无法查考,兖州的世系则有记载。我这里是青州府的世系,因此这里仅介绍我支系的情况。 我们的祖先在这里繁衍生息,到清末民初已经发展成一个大族了。我这里的「大族」指的是一个村子几乎全是同一个姓氏,而我们的村庄就被称为「崔家楼」了。
我在一本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修成的家谱中发现这样一段话“……故老相传,我祖自山西迁来,路经冀鲁之时,夜宿城隍庙中,是夕梦神人谓曰,此去冀鲁之地,汝子孙遍满齐鲁。觉后,果得此消息,故在冀之郡县,即以“城隍”命村名。又,本邑西南七十里,有堡名曰“张庄”,是我昭仪伯祖所立。” 据此,我们的祖先大概是在明朝初年来到这里。他们路过冀鲁的时候因为夜色已深,就在城隍庙里过夜,并且在梦中得到了神明的消息,说他们的子孙将在冀鲁之地繁衍生息。
醒来以后果然验证了这一梦境,所以他们在河北的郡县就以「城隍」命名自己的聚居地。至于山东的这支,则是由我的远祖「张庄」建立的。 但是,我在山东潍坊地区调查时却发现了一个问题,这里的地名全称为「昌乐县城隍崔府君祠街」,「祠」字非常明显。这说明这里本来有一座城隍庙,并且庙里供奉着一位姓崔的府君。
那么问题就来了,这究竟是城隍还是乡土地爷呢?如果是城隍的话,为什么名字前面要加「昌乐县」三个字。如果是乡土地爷的话,为什么又要建一座城隍庙来供奉他呢?真是百思不得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