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种水分几类?
学一些专业的术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交流,也更容易让外人理解。 翡翠的“种水”,指的是翡翠的结构、透明度等方面的特征。 “种”的概念最早出现在清末,人们用“种”来区分不同质地(结构)的玉石。到了现代,“种”已经成为了评价翡翠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目前,科学界对于“种”的定义尚不统一,没有统一且公认的标准。 这里我以行业里比较公认的定义来说明: 种-是指翡翠的颜色和透明度的总体印象;
水-则是指翡翠透明的程度,以及内部颗粒间胶质的厚度。 由此可以看出,种和水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关系。在评估时,两者缺一不可。 在长期的研究中,人们发现翡翠的“种”可以分为两大类:
1.32%的翡翠属于糯种,种水相对较差。这类翡翠的晶体较粗,结构松散,透明度差。如果表面有杂质或有明显的裂纹,则会大大拉低它的价值。 15.37%的翡翠属于冰种,种水较好。它们呈现玻璃光泽,晶体细腻,肉眼难见明显裂纹,多有飘花。
除了以上两种外,还有一些介于两者之间的品种,如: 豆种、油种……等等。这些品种通常带有明显的遗传印记,即其原生矿物(主要是硬玉)的成分、结构特点。 还有少部分翡翠属于杂种,比如: 灰灰黑绿,玻璃底,细水长流,多为老坑料,多用于镶嵌或制作雕刻品。
黄阳绿,果冻底,细水长流,多为老坑粉青,也有少量为藕粉地。 蓝调绿,刚阳底,色亮无根,常呈团状分布,也有条带状分布者。 红翡,玻璃底,色浓似血,大多为山料,也有部分为籽料。
翡翠的种主要有:
1、玻璃种 玻璃种翡翠给人以晶莹通透,清澈明丽之感,它不仅仅有着极佳的通明度,并且“起胶”极好,质地细密无结构,给人的全体感觉是好像具有油脂光泽一般。玻璃种多是“色、底”双优的翡翠,但有颜色的玻璃种翡翠出产量很少。
2、冰种 冰种翡翠的通明度介乎于玻璃种和水底种之间,质地也比水底种更加细腻,其通明度也是翡翠种类里较为优异的。冰种翡翠的颜色一般呈白色或者嫩绿色,通明通透,纯洁美丽。冰种翡翠是继玻璃种之后最好的翡翠种类。
3、蓝 蓝种翡翠一般给人以灰朦朦的感觉,它的颜色和它的名字关系不是很大,它真正得名是因为翡翠的底色,其实底色有青色、灰色的。蓝种翡翠没有冰种翡翠通明,通明度较差。
4、水底水 底水的翡翠介乎于冰种和湖水种之间,通明度次于冰种,看起来水汪汪的,但无起胶感。水底种翡翠一般绿色成色也不好,一般呈浅绿或者偏蓝。
5、湖水种 湖水种翡翠的通明度比水底种要差一些,绿色颜色往往偏暗,呈湖水绿色,故而得名。
6、起 克起克是云南方言,即我们常说的“小泡泡”的意思,起克种其实指翡翠中有一种星点状、棉絮状,次晶质或微晶质等特征,这些特征的存在是影响翡翠质量的要素之一。
7、芙蓉种 芙蓉种翡翠呈亮绿色,质地相对较细嫩,通明度相对较好,因其通明度不及玻璃种、冰种,则被划分为中级。在一些浅色翡翠中,如紫罗兰翡翠中也有芙蓉种,通明度好,十分漂亮。
8、紫 罗兰紫罗兰翡翠颜色类似海棠花,因此有玫瑰翠、桃红翠、芙蓉翠等美称,其颜色有粉红色、玫瑰红色。
9、蛋 绿种 蛋绿是翡翠中色彩鲜亮而通明度略低的一种绿色,它的色彩鲜亮有光泽,与菠菜绿颜色类似。
10、金 钻种金钻种翡翠是指无色透明而质地极其细腻好的翠绿色。这种翡翠极为稀罕,在市场上极难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