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如何估价?
翡翠,是玉石之王;其价格由种、水、色、工综合评定决定。 玉无定价,一价二视三缘四体五品六人七位八福九贵十珍。 一说“一价”是指价值评估的基准。 二说“二视”其一为收藏者对玉器的喜爱程度不同,其二指人们对玉器价值的认知度有差别。 三说“三缘”即缘份和机缘两种意思。 四说“四体”指的是质地、形体、工艺、形体,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造型或称造型优美。 五说“五品”即品德高尚之谓也。 六说“六人”意指收藏者的知名度和人气量的大小会直接影响着翡翠的价格走向。 七说“七位”一般是指在拍卖场上被竞拍出的翡翠价位,作为日后衡量同类商品价格的依据。
八说“八福”一是福禄双全之意(《书·洪范》)二是幸福的意思(《国语·晋语》)三是福分、福气等义。 九说的是“贵族文化"所赋予的尊贵地位,这也是影响翡翠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十说“十珍”一说“十珍”就是十件宝中之宝,包括珠宝、钻石和和田玉中的极品。二说翡翠与钻石、红宝石、蓝宝石、金绿猫眼石并列为世界五大贵重珠宝玉石;此外还有南珍珠、北琥珀之说(亦有说为砗磲)。 在影响翡翠价格的因素中,除种水色工外,还包括文化内涵及社会因素等。故此,对于具体一件翡翠首饰来说,其最终市场价格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在市场中,供求关系一方面受其价值规律调控,另一方面则受到其他多种因素影响。
例如某款翡翠戒面颜色十分艳丽,种水好,做工精致,但款式并不流行,虽然它是上品,但因市场需求不大而影响它的升值空间。反之,一款绿色较淡的水头较好的镯子因为符合消费者的审美观念而大受欢迎,这样该款手镯就会升值较快了。因此,从这一点来看,翡翠的市场价格具有较大的可塑性。 从历史角度来分析,翡翠的起源可追溯到汉朝时期。据有关史料记载,当时我国一些地区出产一种绿色硬玉,将其打磨成珠后,作为饰品佩戴于身。至唐朝时,翡翠成为贵族阶层的宠儿,这种时尚风气一直延续到宋朝。 元明两代是中国玉雕艺术的发展阶段,也是翡翠玉石加工技术逐步形成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翡翠作品以手镯为主流。到了清代中期,翡翠首饰逐渐走俏,成为皇室和达官显贵的挚爱之物,这时的翡翠产地主要是缅甸北部密支那地区。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玉雕事业的大力发展以及珠宝市场的日益活跃,翡翠饰品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发展,尤其是近十多年以来更是呈现出了迅猛发展的态势。今天看来,无论是宫廷旧藏还是民间流传,凡精品翡翠都已成为收藏家们追逐的目标。 2016年4月7日北京保利拍卖会上,一枚“正阳绿”翡翠戒指以5750万元成交,创了内地当代翡翠艺术品拍卖的世界纪录——这是自2013年以来,内地第二枚突破千万大关的翡翠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