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九年的人民币有几种?
1948年,华北人民政府发行了人民胜利折实公债(简称“折实公债”)。这种债券以实物为准,按20元法币兑换1美元的价格兑换成黄金储备,用于购买生产资料,支持解放战争。 1949年发行的人民币,实际是解放区和新中国成立之初流通的钱币。由于解放区在战略上和财政上的重要性,所以其发行的货币受到重视并成为人民币的起源。 1949年5月,中国共产党夺取了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建立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了统一管理各地经济,实现经济和金融的稳定,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于1948年,并在全国各个地区开展业务。 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旧人民币的发行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于是,中国人民银行于1949年10月开始发行新人民币,收回所有旧版货币。为区分新旧版本,新人民币在正面右下角印有“壹”字,而旧的人民币则没有此字样,并且两者的面值也不尽相同。只要看到钱上面印有一到“壹”字的,都是新人民币。 而从第二套人民币开始,为了便于识别,每张纸币的正面均印有人像及国徽,背面则是各种图形,如火车、拖拉机、火车头以及炼钢炉等图案。这套货币又被人们形象地称之为“人民肖像”或“人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