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名人书法作品欣赏?

公冶琳梦公冶琳梦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明末清初的傅山,他不仅是著名的学者,在诗文、书画方面也是“大家级”人物。傅山的书法初学赵孟,入董其昌、颜真卿,再人魏碑,晚年所书真草隶篆行各体皆精。

傅山行书王维诗卷,纸本,纵32.3cm,横1206.2cm,辽宁省博物馆藏。释文为王维《竹里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鸟鸣涧》、《辛夷坞》、《渭川田家》、《山居秋瞑》、《山中》等诗。

傅山草书临王羲之等书迹卷,纸本,纵23.5cm,横227.5 cm,山西博物馆藏。此卷未署年款,当为傅山晚年所书。

清初学者、诗人傅山的书法为世所重,与王铎、黄道周鼎足而立。傅山的书法,在晚年逐渐脱略唐宋诸贤,在北碑中发现书法的真谛。傅山所作《草书王维杂诗等页》册,从《草书临王羲之等书迹卷》中可以看到,傅山所书王羲之的“永和九年……”、“十七日风雨……”、“春卿病不解……”诸帖,已绝“二王”秀逸之风,却有晋人高古典雅的格调。傅山的行书,则以颜真卿为宗,他自述“予极不喜赵书,薄其为人遂恶其书。至今犹然。颜字宫商,《国风》壁门,不许郑声优孟入雅者也”。因此傅山笔下的行书,雄浑朴拙。他的草书,从王羲之、董其昌上溯张芝、张旭、怀素、杨凝式,他的《草书杂诗七首》页,纵、横两轴,挥洒痛快,纵横捭阖,笔力雄健。

傅山的书法,以拙为宗,追求自我、自然,与当时馆阁体所主张的“法”完全对立,他的“四宁四毋”理论在当时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傅山《行草临书轴》,此幅是作者于康熙十二年(1673),61岁时所临王献之“二谢”帖与陶弘景“杜武库”帖。作品自然率真,一气呵成。

傅山《草书“南楼”横幅》洒脱流畅,意趣飞扬。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