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元鼠年纪念币有价值吗?
年关到了马上就要过年了,春节作为中国最为重要的节日,其意义重大,也因此衍生出来了很多的习俗,就拿压岁钱来说,据传南宋光宗绍熙年间,韩侂胄权倾朝野,他生辰的那天,竟举郡花烛,街头巷尾处处结彩,灯火辉煌,管弦歌舞,彻夜不停。有人借来《庄岳委语》中"明年更丰称"的句子,剪成烛托,贴上桃花,送于韩府,以歌庆贺,桃符二字顺读为"春来伏令",暗含贬责之意。此时,韩府家丁拿红纸条粘在纸上,表示不吉。当时为阻挡其祸,便用朱笔圈其字形,称之为"年的声音"。后来,每年春节,家家都是用红纸条粘贴年字。到了清代,民间才开始盛行用纸画"年画"。
春节传统名称为年节,农历一月一日,俗称新年。除夕前的腊月三十日(小月正月初一),年初间的春节(小年至除夕),年初节后的正月二十九日(小月),年节象征着新的一年即将开始,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春节的习俗有很多,那么刚才说了春节习俗的由来,春节习俗有哪些呢?春节的习俗主要有祭灶、守岁、扯寿衣、送岁、拜岁、贴春帖子、拜年等。下面给大家来详细讲讲这几个习俗,现在的人们还知道这些习俗吗?
祭灶
在清代,祭灶时,还要在灶台角撒一杯酒,以求灶神保平安,灶神祈求阖家平安、幸福,古时的神不像现在这样单一,有灶神、祠神、行神、井神、土地神、财神等种类,各司其职,主宰各个不同的领域,故而人们求神拜佛很杂,祭灶还要祭财神和井神,以求年丰时登,井泉不漏;还要祭神医,以求除病祛邪,医治病痛。有的地方还有"挖耳"的习俗,即用文火煎乌头汤,灌入小竹筒内,塞在耳朵上,以求耳聪,过年时才会更好闻声。
守岁
除夕守岁,也就是除夕夜晚大年夜,春节前夕,腊月三十日晚上;农历新年第一天,年初年关春节,年初夕日的晚上),除夕因夕夕(古时每次用秃笔在纸绢上写的字均可成字,拼凑成一个“年”字)字,故称为"除夕"。最早除夕之夜,通宵达旦,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读书,辞旧岁,迎新年,叫“守岁”。除夕守岁最重要的是熬年,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围坐一起吃团圆饭,喝拜年酒,举杯相贺,齐声声“大年吉祥”、“新年发财”、“新年健康”、“除夕快乐”,欢欢喜喜,其乐融融。
扯寿衣
上寿为“过寿”或“过生日”,中寿为“做寿”,下寿为“过寿”。做寿与过寿有别,做寿是过生日,一般不做庆典,仅在家祭祖,吃长寿面、瓜果、请老人饮酒;过寿则不同,要宴请亲友,俗称“请喜事”,有的地方“做”寿仪式与过寿相同,只是在寿庆当日不饮酒,在老人膝下打滚,称为“啃寿”、“抢寿”,意在抢占老人晚年幸福好运,让其寿数能传给自己,不让其中途丢失,丧偶老人过寿更为普遍,民间认为老人过世后再过生日于老人不利,而且没有儿孙膝下陪伴,过寿也没意思,加之寿箱被奴仆掏空,寿庆之日可能招惹是非,非但不“增寿”,反而“减寿”了。所以过寿一般又称之为“做”寿。做寿之龄无定制,老年人多寿,须“做”寿;中年人不必“做”寿;青年人更无“做”寿之谓。寿衣古已普及,据史书记载,在西汉时代,已经盛行用织机织衣了。按传统民俗,寿衣是以纸为衣袖,以布做衣身,然后用针线相连而成。有些贫苦人家无衣可买,只能做一些纸衣草帽,送给老人寿终之时穿戴。草鞋、草帽与纸衣一样,也可用来作为老人寿终而死时“蹬鞋”而亡。有的地方还讲究将五色彩纸围在百岁老人颈脖上,称“长寿圈”。
送岁
除夕到,"岁除"将岁华送走,迎接新年,古代时"除夕"之夜,有送年“辞岁”,接岁”的习俗。由于”除夕”的子时即将由岁除之年结束,新岁即将开始,人们在除旧迎新之际,将家中一切用具,器物,碗碟杯盘等,通通洁净,扫街尘而彻底清除,然后贴门神,挂年画,张灯结彩,贴春帖子,“春帖”又称“春帖”、“春端帖子”,是为皇帝在春季朝贺时的仪式而张贴的帖子。“春帖”帖在宫中门帐上。
拜岁
春节时给长辈叩岁(拜年),宋代称为“接岁”。除夕夜,晚辈以红包叩岁,压岁钱则放在布包包内,置于箱底。腊月三十日祭祖时,要将祖先神位前点的蜡烛点燃,名曰“接神”。正月初一早上,开门大放爆竹相迎,名曰“接春”。有的地方还在堂屋、厨房、办公室门口钉红纸,名曰“春帖”,一直至年初五日,方终止。各出外谋生者不论贫富贵贱,除夕都要收拾行装,回到故乡,与亲朋好友团聚共用年夜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