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除了种水还有什么?
翡翠的评判标准有5个方面,种、水、色、工、瑕疵。 1.1 什么是“种”? 种是翡翠质地(结晶颗粒)的粗细,一般来说分4个等级:玻璃种>冰种>糯种>豆种。 其中,玻璃种的结构最细,属于高档货; 而豆种的结构相对较粗,属于低档货。
1.2 什么是“水”? “水”指的是翡翠的水头,也就是透明度。 在自然光下,仔细观察手镯,如果看到的手镯底色透亮,且没有任何瑕疵阻挡光线,那么水头就很不错,是1等; 如果能看到一部分底色的纹路,但是并不通透,那就是2等; 如果看到的部分底色很通透,但有一些瑕疵阻挡光线,为3等; 最差的是底子不透明或是很浑浊,那为4等。 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观察透明度的时候,不要选择夕阳西下的时候,因为光线不足,会导致透明度看上去很低。最好选在太阳当头照的时候,或是透光灯下面。
1.3 什么是“色”? 颜色对于玉石来说是第二重要的评价因素,因为它取决于天然色彩,后期很难做手脚。而颜色主要与三个元素有关:基底(背景)、阳炎和色调。 一个好的颜色必须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才能称之为上品。 比如,一块玉料底色过于暗沉,即使有了鲜艳的颜色,也很难出彩,而应该选择稍许明亮的色根,慢慢扩散,最终达到均匀亮丽的效果。
1.4 什么是“工”? 对于翡翠来说,天然的形状是难以得到的,因此需要人工去雕饰,这就涉及到工艺的问题了。 好的工艺要做到:大小适中,协调均衡,比例恰当,把握分寸。不能大手大脚,也不能小家子气。
1.5 什么是“瑕疵”? 这方面主要是针对玉器成品的。 影响美感的瑕疵主要有:裂纹、石纹、斑点以及残损等等,而颜色、种水等方面的瑕疵都可以忽略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