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玉石什么说法?

吴小涵吴小涵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玉”,这个字的甲骨文象形字,像一头长发披肩的野兽(或人),有头有四肢,还长着长长的尾巴。金文中象一个侧着身子下蹲的人,周围环绕着丝带一样的线条。现在的汉字中,“玉”字仍然保留了金文的象形特征。在《说文解字》里,“玉”被解释为:“石之美者。”可见,“玉”是指一种美丽的石头。 但人们经常用“玉”来指称一种特别的石头,那就是“软玉”。为什么这种石头又被称作“玉”呢?这还要从软玉的来历说起。 古代中原地区出产一种特殊的石头,它质地细腻、色彩丰富且非常硬,常被用来制作成雕刻用品和装饰品。这种石头就是南阳玉,也叫“独山玉”。因为南阳玉硬度极高,所以它的雕刻工艺一般都比较粗犷,常常是先把石头雕出大概形状,再用磨石打磨出来。

西汉时期,南阳玉被大量开采进贡,由于品质极佳,还被宫廷用于制作玉玺。据传,当时朝廷用的“玉印”就是用南阳玉雕制的。后来,随着南阳玉雕技术的不断提高,制作的玉印也越来越精致。到了清代晚期,由于西方玉器进入中国,南阳玉开始逐渐衰落。 就在南阳玉面临失传的危险时,人们在新疆的戈壁滩上发现了另一种优质的和田玉——羊脂玉。羊脂玉的外皮常带有薄薄的一层黄色,内部晶莹剔透,犹如凝脂。而且,羊脂玉的性质十分稳定,无论多么细致的雕琢和怎样的抛光都不会损害其表面,正好适合于精雕细琢的各种图案。

于是,人们便采撷上好的羊脂玉精心雕琢而成各种翡翠饰品,并陆续销往世界各地,从此赢得了“东方瑰宝”的美称。 而那些质量稍差的和田白玉,则会被加工成大小不一的玉片,用于镶嵌首饰或是雕制成各种器具。比如,明代嘉靖年以后,宫中开始盛行用玉料砌筑“御花园”,也就是将大小不同的玉片砌成一簇簇的花草树木,其中最大最完整的就叫做“玉山子”。如今,这种“玉山子”也被称之为“玉盆景”,并被作为观赏性艺术品而被收录到“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列之中。

官馨洁官馨洁优质答主

翡翠玉是硬玉岩的一种,主要由辉石类矿物(学名硬玉,因比大多数玉的硬度大,故而得名)组成,同时还含有角闪石、长石类矿物。翡翠的颜色丰富多彩。常呈绿、白、红、紫、黄等色,常为斑块状、斑点状、条带状或其它不规则状致色要素,可有不同颜色的多种组合。颜色的浓集、色的均匀性、色调等对翡翠的质量影响很大。主要产在缅甸,其他国家虽有产出,但质量远不如缅甸。翡翠玉颜色绿且均匀者为上品。在翡翠中常可见到内部有白斑,称为“石花”或“白翳”,是由一些细小的硬玉晶体组成的。

一般情况下,硬玉呈细粒交织结构时,质量最佳。当硬玉呈粗粒变晶结构时,质量差,因其不够细腻,且常有裂纹。这种翡翠业内叫做水沫子,它的颜色偏灰,透明度较高,内部常有水纹般的裂纹,人们有时叫它水钙铝榴石。

另外,还有一些黝帘石质玉、钠铬辉石玉等也常被冠以翡翠的名称,黝帘石质玉颜色虽绿,但色调暗,常呈粒状结构;钠铬辉石玉的颜色艳绿,但往往玻璃光泽不够好,相对容易识别。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