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翡翠品相?
1 什么是翡翠的品相? 通俗点说,就是一块毛料的面貌如何(除了种水色外包括其外形,裂隙等)。在交易时,通常都会看货议价,而货的好坏主要就取决于品相。 以天然玉石为例,判断一块料子好不好,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2 为什么要强调翡翠的品相 第一是因为好货难求,好的毛料难淘。因为好的玉料大多都会被大牌收购或者制成高档首饰,而市面上的中低档首饰用材大多质量欠佳; 第二是由于技术原因,优质原料的利用率很低,大约只有30%左右,因此虽然原材料价格一直在上涨,但加工成成品后的价格上涨空间却并不大; 第三是现在翡翠行业造假手段多样,新手难以辨别,因此买了假货不但损失钱财还浪费时间精力,购买有瑕疵或品质差的材料,既浪费了原本就很宝贵的原材料,也制作不出令人满意的作品。
3 如何选择好的翡翠原石? 看种水。种水是衡量翡翠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一般情况下,将翡翠分为玻璃种、冰种、糯种和豆种4个品种。其中玻璃种的透明度最佳,像玻璃一样透明,这种料子的价格最贵;冰种的透明度也比玻璃种差一点,像是冰块一样通透,价格也要比玻璃种低一些;糯种的质感像是米汤似的,透明度更低一些,价格也比前两种略低;豆种是最差的一种,就像豆子似的,含有绿、黄等颜色,颗粒感很强。
种水好的料子,价值自然高。但是有些特殊的情况得除外:比如糯种中含有绿,且绿色均匀分布的,这样的糯种珠子做项链很受欢迎;豆种如果颜色鲜艳并且均匀分布的,也可以做成戒指或者饰品。这些特殊情况下的低价宝物也是可遇不可求的,所以还是要综合来看待。
看颜色。行内有句话叫“千种翠色,一种芙蓉”指的是所有的绿加起来等于芙蓉色的绿。这里所说的芙蓉是指红枫里的芙蓉,并不是指荷花中的莲花。颜色对于翡翠的重要性。 优质的原矿,颜色应当均匀,正浓,阳艳。如能再有团块状色泽叠加,就会更有魅力。如能拥有“三色”或“五彩色”则是上品。 当然,如果一块玉石各种颜色都有,那么就要减分。
看结构。原矿的结构主要是由内部晶体排列所决定,通常有两种形式:粒状结构(也叫结晶结构)和纤维状结构。不同结构的翡翠会有不同的感觉,例如:粒状结构的玉器比较坚硬耐磨,不易受损;纤维状的玉器看起来柔润、细腻、光亮,但是易碎。 原矿的表面特征也会影响它的颜值,例如:磨圆度很好,没有棱角,比较光滑的叫“卵石”,一般呈圆形、椭圆形,这种原矿多用于镶嵌类饰品种,例如戒面;没有经过打磨的原矿表面会有一层风化皮,这层皮会影响光的折射率,从而影响亮度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