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别石头是翡翠?
1.肉眼辨别法 除了一些特别好的翡翠,一般我们都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到晶体结构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来大致判断其种质,比如颜色上,如果是纯正鲜艳的绿色,并且颜色均匀散布,不会有色根,那基本可以认定为上品的A货天然翡翠;反之如果颜色发散或者呈灰绿色,那就不是天然的了(当然,颜色很浅的玉镯不一定就不是A货)。 再然后可以看光泽,天然的翡翠具有强玻璃光泽,而B货C货则不具备。 最后可以观察内部,天然翡翠内部常有雾状、云雾状等结构,俗称“石脑”或“石花”,这是由于抛光不够彻底留下的;有些翡翠内部还会有点状的、细小的白色矿物颗粒,即所谓的“白棉”,这些都是正常的;而那些表面非常光滑的,就要小心了! 2.仪器检测法 这种方法比较专业和权威,通常需要借助显微镜和光谱仪等多种仪器才能完成。
最简单的方法是用荧光灯照射,有荧光反应的一般都经过染色处理了,即B货或C货;然后用硝酸洗泡,如果出现褪色现象则说明染色的颜料是氧化铁类,属于比较低劣的染色剂,品质相对来说没那么好;最后如果还有疑问,可以使用硫酸溶液浸泡(切记浓度不要太高,否则会腐蚀玉器),如果能去除污渍且不会损伤表面,则为真的天然翡翠。不过这样的测试方法只能鉴别是否染色,对其他类型的人为处理是无法分辨的。
3.专家鉴定法 这个不需要我多说了吧~如果有条件的话,直接找专业鉴定机构鉴定一下吧! 以上,希望能帮到你!
一般大家接触翡翠不是很多,也很难接触到专业的测试仪器,所以很多鉴别翡翠的方法,比如红外光谱仪、偏光镜、折射仪、二碘甲烷等测试方法都很难接触到,下面介绍一些不借助任何仪器的鉴别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
第一点:手感
翡翠的手感,一是凉,二是重(密度高),和一般饰品接触,很容易分辨。但是碰到和翡翠比重接近的东石或者石英 jade ,那就要小心了。东石现在也有从3.3到3.35甚至3.4的货,而且做的很象。这里要注意东石和翡翠的另一个区别:滑。东石拿在手里比翡翠光滑得多,可以和玻璃相提并论。还有就是东石的透明度通常比翡翠高一些,特别是极品冰种和玻璃种,基本上可以排除东石造假。还有一点是看裂纹,在强光灯下,翡翠裂纹很粗,而东石的裂纹比较细,而且看起来象水线一样。
第二点:观察颗粒
观察翡翠内部的颗粒结构,是鉴别翡翠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最理想的情况是通过显微镜来观察,但是没条件的可以通过强光手电筒照射后肉眼观察。这里要注意的是,即使无裂冰种翡翠也是有颗粒结构的,只是非常非常细小很难观察清楚,有裂的话就比较容易观察到白色更细的硬玉矿物晶体颗粒。有裂冰种如果和水线分开的话,很容易和玻璃种混淆,所以一般商家不会分开,通常标本是冰种。而冰种也有从粗到细几个档次,粗的冰种的颗粒感很强,特别是对着强光手电是很容易观察到,和水线区分开来,内部有冰渣,结构粗糙。
第三点:内部杂质
这个对于鉴别那些低档货如仔料、芙蓉种、芋头种等更有意义,因为内部瑕疵越少,价位也相对越高。而且内部结构粗糙的话,也说明其价位不可能太高。如果内部有黄褐色棉,那也可以基本上断定是翡翠,但是价位也别报太高了。这里顺便介绍一点,有时候无裂冰种和玻璃种从颗粒结构区分开来也有点难度,如果冰种内含白色棉点且棉点分布很细密,象下雪一样,则是冰种的典型特征;而玻璃种比较纯净,棉点少得多,这也是为什么玻璃种的矿源通常出产量很少的原因。
第四点:颜色
翡翠的颜色有很多种,有绿色、红色(红翡)、黄色、白色、黑色等,最贵的当然属绿色翡翠,俗话说“家财万贯,不如翡翠一斑”。翡翠的颜色一般都有次生色(就是外部矿物质沁入翡翠内部形成颜色)的迹象,特别在高倍镜下,很容易观察到颜色主要集中于裂隙、白色硬玉矿物颗粒等地方。而染色翡翠在强光灯照射下,颜色偏暗,且翡翠内部有气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