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密度是多少才好?
经常听到行内人说,这个手镯豆种,那个戒指糯冰…那这些术语中的“种”和“冰”到底指的是什么,有什么区别呢? 这里要先科普一下,翡翠的分类并不是根据种头来分的哦~而是根据晶体颗粒的大小来分,即结晶体的结构形态分为:玻璃种、冰种、糯种……等等,种头越好,质地越细腻,价格自然就越高啦! 而冰种、糯种又分别是由一种天然的物理现象形成的——荧光反应。在紫外灯下,如果翡翠有荧光反应,说明它的晶粒比较细(如豆种)或者杂质矿物比较少(如玻璃种);如果没有荧光反应,则说明它含有较多的杂质矿物(如糯种)。
不过,这种区别非常细微,没有一定经验的行家是很难观察出来的。所以市面上的翡翠,通常都不标明是哪种种的,只有一些特殊品种的才会标注出来。 而我们常听到的“老坑种”“新坑种”其实是指同一个品种的不同产地,它们的本质是没有差别的。有时候为了便于区分,会将颜色较深的地方称之为“老坑”,颜色较浅的部分称为“新坑”,但这仅仅是一种习惯用法,并无特别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