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润是什么?
“干”与“润”本身是个描述性的词语,用来形容玉石的品质。我们常说的“种水”里的“种”指的就是结构是否紧密;而“水”则指光泽与透明度。 所以“干”就是说玉石的结构不紧密,内部存在很多肉眼可看到的细小缝隙,就像干燥的木头,用手指甲能轻易抠动。这种结构的玉石由于没有形成足够的粘度来锁住里面的水分,所以看起来比较干燥,光线可以穿透进去,看上去相对较暗。而好的玉应该是颗粒之间结合紧密、互相咬合,很难用指甲扣动的,这样水份和色素就被锁在里面了,自然看起来水头足(不是一定要求有水头,有些特殊工艺做成的玉是没有水头的)。当然这只是一个很粗略的判断标准,并非所有干玉都不可怜。
比如老坑种翡翠是属干翠一类,但结构非常细腻,行话叫“老坑料子”,这种翡翠虽然结构不很紧密,但是质纯通透,光泽很强,有些甚至是玻璃光,而且很少有棉絮,颜色也很纯正。 不过“干”的程度不一样,有的可以接受,有的则不能接受。不能接受的“干”就是“枯干”,行话叫做“死坑”或“新坑”,这种“干”已经破坏了玉的质地,让原有的润泽感荡然无存,只是保留了少量的结构致密带来的刚性。这也是市场上最常见的玉。
最后说一下,其实“干”与“润”是一个相对的属性,就像美一样,没有什么绝对的标准。就像有的人觉得张曼玉很美,可也有人觉得很一般啊。所以没有必要非得把玉养成什么样子才算好。 最重要的是,玉是你的人生伴侣,得你喜欢才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