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棉絮多好还是少好?
我是翡翠君,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棉是翡翠内部的杂质,属于玉质的结构松散部分,呈点状的如白云般漂浮。在种水好的翡翠内部会看到比较明显的白色絮状物,这些絮状物有的像棉花、有的像云彩,所以人们形象地称之为“棉”。
那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物质呢? 原来翡翠的成因是这样的:当硬玉岩在地底下不断受到挤压,硬玉岩内的颗粒发生紧密排列,体积越来越小,密度越来越大,最后形成硬玉晶柱。然而,硬玉晶体并不是完美的六方柱体,而是具有一些方向性的缺陷,这种缺陷称为“位错”。
硬玉结晶时形成的位错,就像人体中的血液一样,是硬玉中正常存在的组分。只是如果含量过多的话就会变得很明显,看起来就好像是棉花一样的絮状物。 所以一般种水好的翡翠有棉,而种差、水头差的翡翠几乎没有或者没有棉。棉的多少和分布位置,也直接影响了翡翠的品质和价值高低。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棉才是好的翡翠,又是什么样的棉需要提防呢? 1.点状棉
这种是最常见的,它的形态是悬浮或半悬浮于翡翠基质之中的白色的斑点状、丝状、点状物,大小不一,形状各异。虽然其影响美观性,但是不影响翡翠的价值。
2.团块状棉 这类棉常成群结队出现,形态多呈白色团块状、块状分布于翡翠内部。对翡翠的外观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它分布面积大,相对价格也会降低很多。
3.丝带状棉 它是翡翠内部最常见的棉,也是翡翠的“原生命”之一,它主要分布在翡翠的底子上呈现点状,线状集合形态,有时也会融合在一起成云雾状。
4.雪花棉 “雪花”指的是翡翠中点状分布且透明度极好的冰渣,看上去犹如白雪纷飞,因而得名雪花棉。它大多出现在底水上好的冰种和玻璃种的翡翠中,因为质地通透的缘故能清晰地显现出雪花棉的点点雪白。因此雪花棉常被用来形容种水和透明度俱佳的翡翠。
5.条带状棉 它是由纤维交织状组成的棉花状物质,一般呈短细条带的形式存在,有时也可呈片状分布于翡翠之中。由于该棉常常与翡翠的结构相吻合,所以肉眼是很难发现的,除非把翡翠切薄进行抛光,才会将其显示出来。
6.点粒状棉 在翡翠中常可看见一种米粒大小的矿物晶体,它们散布在翡翠内部,相互聚集在一起构成棉团的现象我们叫做点粒棉。一般来说,种水越老、结构越细腻的翡翠,棉的特征就越不明显;反之,则比较明显。 7.斑块状棉 斑块状的棉一般较大,常呈不规则的块状存在于翡翠内部,使翡翠失去原有的颜色,严重影响着翡翠的美观度。
8.条带状棉 条带状棉是由于翡翠的交代作用而产生的,通常出现在翡翠的层间界面处。它由两种不同的矿物组成,一条为硬玉,另一条为残留的钠长石。因翡翠中含有大量的钠长石,所以当翡翠生长时,翡翠内部会出现一层层的界面对应着钠长石的层理。
9.团块状棉 从外观来看,团块状棉与团块状石花极为相似,但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一种自然形成的内生充填物,而后者则是翡翠矿床在形成过程中受构造运动的影响被挤入翡翠基质中所形成的包裹体。
10.纤维状棉 当硬玉晶粒尺寸细小至纳米级时,硬玉结晶体的棱角消失,变为球形,并且彼此之间相互镶嵌、紧密堆积而成纤维交织的结构。此时翡翠便形成了纤维交织的变晶结构,呈现出类似棉状的质感特征。 以上棉的形态都属正常的特征,只要其分布适当,不会影响翡翠的质量和价格。相反如果是“假”的棉反而会对翡翠造成危害。
(1)染色棉 因为染色剂中含有铅等有害重金属,长期佩戴会使有害物质进入体内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而且染色后的翡翠往往色不匀,颜色浮于表面,很容易脱落,时间长了还会掉色。
(2)灌胶棉 所谓的灌胶就是把天然翡翠原料先浸泡在高浓度的环氧树脂中,然后放入高压锅高温加热使其充分融化渗透进翡翠材料的每个缝隙当中的一种工艺方法。这种方法做出来的翡翠,表面上会变得非常光滑亮洁,手感细腻润滑。
但是如果买回来的翡翠是灌胶处理的,那就不能轻易出手,因为在市场出售时,商家往往会以高种水、高色和低价格的噱头来迷惑消费者,其实这只不过是商家的障眼法罢了。
以上就是关于翡翠棉絮的相关介绍啦!希望可以帮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