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前中国有多少外汇?

冼莉漫冼莉漫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问的很有水平,很能抓住要害,也是大家一直关心的一个问题。 我们国家官方的外汇储备数据开始有记录是从1994年建立的 -- 当年成立了国家外汇管理局(简称外管局),负责全国的涉外资金管理。

那时我国实行的是结汇制,即企业外贸出口所得外汇必须售给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进口所需外汇则向海关申报后由央行拨付;个人所获外汇也必须售给外汇指定银行,购汇需有合理用途,严格限制。所有单位和个人取得的外汇都必须登记,定期向外汇局报告,不得私自买卖或非法使用外汇。 因为当时实行的是结汇制,所以企业不管盈亏都必须先把赚到的外汇卖给国家,国家外汇总局会根据市场情况以汇率买进企业的外汇,然后再根据需要投放到国际市场上,这个进出过程都会对外发布相应的公告。因此早期国家外汇的管理还是比较严格的。

到了九十年代中期,我国的贸易顺差开始出现大幅上升,同时国内经济发展也出现较为明显的通货膨胀,为了控制国内物价,政府采取了增发货币的策略,而增发的货币中有一部分就是从外汇市场上买入外汇所形成的,这时候外汇和人民币之间就产生了一定的差价。

随着这种策略的实施,外汇市场上流通的人民币越来越多,与外汇的差价也越来越少,到后来甚至出现了人民币相对外汇贬值的势头(1997年和10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为了遏制这种现象继续恶化,从1997年开始,国家开始采用调低汇率的方法来调整进出口贸易平衡,同时放开部分行业的用汇额度,允许其直接到外汇市场上购买,无需经过外管局审批。

随着上述措施奏效,人民币对外汇的差价逐步缩小直至消失,后来甚至出现了人民币比外汇升值的势头。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尽管我国经常项目下的贸易顺差依然较大,但是资本项目下的投资流入也逐渐增多,加上内地居民境外旅游、留学及其它消费性开支的增长,使得外汇需求大幅度增加,进而推动人民市持续升值。目前,我国已经不再公布旧的外汇储备数据,而是自2006年起开始每月公布一个综合结算价,反映当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