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有影青瓷器吗?
在明代永乐、宣德年间,江西景德镇窑承袭宋代传统工艺,先后烧造了卵白釉瓷,卵白釉为半透明青白釉,釉厚而白,色泽如鹅卵色调,故名。器物以餐具为主,瓷质洁白,造型秀丽精美,卵白釉色雅丽,富有唐宋遗风韵味,如宣德年间的青白釉玉壶春瓶、青白釉缠枝花纹碗等,都是永乐、宣德时期卵白釉青瓷器的代表作。
明初洪炉、永乐年间,青白釉瓷器还作为对外贸易的专门产品,外销东南亚诸国,甚至更远地区。东南亚一带称青白釉瓷为“BLANC DE CHINE”(白瓷)。明代中期,在江西景德镇御器厂中,为烧御用青花瓷,曾用青白釉仿烧过一批龙泉窑的样式盘、碗,作为御用青花瓷的“样坯”(样本)。所烧青白釉瓷造型式样都是当时龙泉窑的,这类青白釉瓷,都应看作仿烧品,而非景德镇窑正常品种产。
明代初期的青白瓷的胎体比宋元器物更薄。明洪武朝青白瓷釉色白中泛青,釉表平整少有开片;器物釉面多施一层淡褐色化妆土,器底足内均露胎,胎质洁白致密。明永乐、宣德青白釉器釉色白中闪青,釉质莹润,玉质感强,胎体精细洁白,厚薄适度,通体施釉,足部无釉。此时期青白釉器,均为细泥高岭土拉坯成型,釉面肥润光亮,温润如玉。由于胎体较薄,加上釉厚,因而显得不透亮。
明代中期青白釉器釉质肥厚甜润,釉面呈青色玻璃质感强,釉表呈熔洞纹现象;器物造型以碗为主,碗外壁釉面多呈葵瓣纹,足内釉色呈牙黄色。
明代晚期的青白瓷釉面润亮,釉色白中透青、青中泛白。胎体厚重,造型呆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