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落款印章刻什么字?
一、姓名章(又称闲章) 1.名章,即姓名章,一般用于姓名题头或篇末题款处。名章又分为朱文(朱砂章,红印泥盖白字;反之为白文)和白文(刻入石质的黑色印料,蒙上红色印泥才能显现)两种:其中,男左女右,竖式排列(男用白文,女用朱文)。
2.号章,是作者除姓名外另立的别号及名号之印。它可用于作品落款的右侧或末尾,也可随同姓名章一起使用。其形式与姓名章相似,亦可分朱白文两种。值得注意的是,若用“某某之印”、“某某印章”作号章的落款时,须将“之”“印”二字除去。若用“某某鉴藏”、“某某收藏”等作为号章的落款时,也应将“鉴藏”、“收藏”四字中的“之”去掉。另外,如用斋号作号章时,则不必去“之”字。
二、闲章 1.引首闲章,也称“引首章”,通常用在横式的条幅、横幅和屏联的顶部右边,或直式的册页、手卷的开端等处,以起平衡关系(也有用作装饰而不用来平衡章法的)。此章可大可小,形状有方形、圆形、半圆形、腰圆、长方形、椭圆形等,但以长方形为正。所刻内容多为诗词文赋或格言警句。
2.压角闲章,也称“压脚章”,通常用作横式作品的右下角或直式作品的底边。此章内容多为作者自况、雅趣、寄寓、寓意等的印章。
3.引首章、压脚章的形状,大多根据其所在位置的需要而定。如果是横式的作品,多用扁方或长方形的;如果是直式的作品,多用椭圆的。此外还有随形章之类,就是利用石材的自然形态而刻成印材的,多属文人画家所用。
4.收藏章又称作“收藏鉴定章”,它是用以记述藏品来源以及鉴定的印章。此类印章的内容包括藏者的名字、籍贯、号室、斋馆名称、收藏时间等。在刻篆书类印章时应注重其结构布局的处理,使之与印章的字数相适应,达到艺术上的和谐统一。
三、集字章 顾名思义,集字章就是用古人的文字集成而成的印章。这种印章大都用作于题诗赋文的结尾处,其内容包括“题款记时”、“署名用印”两部分内容组成。因此,集字章的形式可分为“单式”和“复式”两类: “单式”集字章是由一个完整的语句组成的印章,它的形式一般为“某年季月日书于某地”、“某年某人赋并书”等等。 “复式”集字章是由两个以上的句子组成,每个句子之间相互独立而又连贯一致,其目的在于突出篆刻者书题的个性特点。
四、组合章 组合章是多种印章的组合应用体,由不同内容的多个印章合成一体而成。根据组合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组章”与“合章”两大类型: 组章就是把不同的几个印章按一定的章法组织起来,有主次之分,有先后之序,形成一组独立的印章艺术作品。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将不同的印章分别置于上下左右的位置;二是把印章分成前中后三部分,再将部分进行适当分配。 在设计组章的时候应注意以下三点:其一,要分清主宾;其二,要注意章法的变化。因为每一个印章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气质,因此,在设计的时候应尽量体现出这些特征,做到相得益彰。 第三点则是要讲究自然之美了,不能为求整齐美,而在布局上将章法和章法安排得过于拘束呆板。
五、常用印章内容 1.斋室名,即书画家、篆刻家的书房堂号,如“松竹馆”、“梅花书屋”之类的;
2.吉语印,即取吉祥语而镌刻成的印章,如“长命百岁”、“福寿双全”之类,这类词语可以取自古人诗句,也可以是自己创作的;
3.姓氏官职称谓印,如“王孟津印”、“胡公印信”之类。
4.格言警句章,这是篆刻中较为常见的题材之一,也是篆刻家用得较多的题材之一,且常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5.肖形印,即以人、物等形象雕刻成的图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