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为什么有城隍庙?
在中国传统的神仙谱系中,城隍爷属于管理阴间地府的一种差事,按照道教的说法,人间有多少座城池,阴间就和阳间一一对应,也有同样多的城隍爷,而且他们的职责就是掌管该城或该郡的生老病死的一切大小事,包括为玉皇大帝考察生人善恶。
如果按照这个说法来讲,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民间要建城隍庙了。因为人们要祈求平安,消灾降福,那么就要到掌管本地事务的神仙那里表示一下,这有点类似于现在的信访。在城隍爷当值的地区之内,如果有人不敬神,惹恼了城隍爷,那么就可能到阴间记你的名字,在阳间就要遭受各种各样的意外和不测。
对于这种迷信说法,大多数人并不相信,但是也怕万一真有那么回事,于是趋利避害,人们就宁可信其有,祭拜城隍就成为了一种信仰。也有些人是利令智昏,故意不信邪,那么就有怪事降临,人们当然就会把这种怪事和城隍联系起来,这样信众就会越来越多,给城隍爷上供也就越来越多,久而久之,城隍爷的牌位就金碧辉煌了,城隍庙就被装修的光彩夺目,雕梁画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