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50年代高中几年?

尤乐茹尤乐茹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父亲1938年生于山西,1956年考入太原重工学校(现太原理工大学),五年制中专,1962年初毕业。 当时实行的是全日制教学,每天按照课表上课,下午放学后就参加集体劳动。学校的食宿都包干,伙食是食堂大灶,住宿费是每年27元(包括被子、脸盆等生活用品)。学习期间没有收入,只发一些零用钱。 学校的管理非常严格,早晨跑步、早操、课间操都有严格要求(眼保健操除外),迟到或者没交作业都要挨批评,考试作弊或者违反校规要处分或开除。印象最深的就是每顿饭后都要排队洗碗,还要检查有没有浪费粮食的现象发生,如果有同学剩饭多就会被罚站。

学校的教材都是自己编写,比如数学教材里有微积分、线性代数等,物理中有电磁学、光学等内容,化学中就有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英语中就有《高级英语》和《英美概况》。这些内容比现在的教材内容深入很多,我们毕业后工作几年后都很快适应了工作需要。老师大部分是名校毕业生,专业知识很强。

记得最清楚的是我们的几何老师,姓什么现在忘了,人很瘦,留分头,看上去就很有文化的样子。他从不带课本,讲课内容丰富生动,让我们对欧几里得几何学兴趣盎然。后来上大学学习《高等数学》的时候才发现,我们学到的微积分正是这位老师教授的内容。

还有位化学老师叫刘增厚,长得矮矮胖胖的,非常和蔼,从来不发火,对我们很好。他的课堂总是充满欢声笑语,让你觉得学化学原来如此简单有趣。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