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瓷器人物故事纹有哪些?

寇玉兰寇玉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清代前期御窑厂所产瓷器的人物故事纹,多以古代高士和历史故事为主要题材,画面构图严谨,人物绘画精细,形象生动逼真,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一、高士纹

高士纹是清代御窑厂所产瓷器上比较常见的一种装饰题材。高士即指文人中道德高尚的人,或指隐士。清早期御窑厂生产的御用瓷器,往往以古代著名高士为题材,借以歌颂帝王的功绩,或表达帝王的思想情感,因而具有特殊的政治色彩和现实意义。下面对几种常见高士题材装饰的器物略作介绍:

梅妻鹤子纹梅妻鹤子故事源于宋代林逋。林逋,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隐居西湖孤山,二十年不入城市。性恬淡好学,喜作诗,颇爱梅、鹤,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山,每至宾客,必乘鹤出。因传说林逋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故有梅妻鹤子之说。清顺治青花人物纹高足杯即是借林逋超然物外的隐士风度来称颂清朝建立之初的安定环境。

竹林七贤纹竹林七贤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七名文人,在竹林下肆意酣畅、清谈之风,不拘礼法,好《周易》《庄子》和“言谈”。他们所追求的生活境界是一种纯任自然、蔑视礼法、肆意痛饮的社会风尚。这种风尚表现了当时的文人士大夫不满现实的思想情绪,因而有“名教罪人,玄心浪子”的雅号。清初紫砂高士笔筒,画面布局疏朗,笔调简练,刀法娴熟,极富文人风韵,为竹林七贤的生动写照。

老莱娱亲纹老莱娱亲是24孝之一。《二十四孝》是一本从古流传至今的中国孝道故事集,共有24个孝子的故事,最早出自元代郭居敬编辑的《二十四孝》,清顺治青花老莱娱亲纹瓶即取材于该书。老莱子是春秋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一切可能使父母欢乐。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般戏耍以娱双亲,深得其父母的欢心。时人都赞美老莱子的尽孝之举。

一、山水人物纹

山水人物纹即以山水为主,人物次之的画面装饰纹样。其题材源于山水画,山水画是中国的国粹艺术之一,它主要描写大自然中山川事物,表现中国的审美理想。自唐李思训起,山水画艺术日趋成熟,到宋郭熙、唐棣、明董其昌和清代以“四王”(王时敏、王原祁、王鉴和王翚)等人为主体的山水画派形成时,山水画已完全成为文人高士表现自己心迹意趣和高超技巧的手段,出现了各种表现形式的派别和技术风格。清代雍正、乾隆两朝,出现了盛行的仿照山水画卷装饰瓷器的风气,这时期御窑厂也按照皇帝的旨意,烧造了不少装饰有山水人物纹的瓷器。

例如清乾隆青花山林人物纹罐,此器所绘“山林人物纹”,就是仿照清初“清初四僧”之一的石涛的山水卷绘制而成。石涛精于诗文、书画,擅作花鸟虫鱼,尤善山水,他笔下的山水“纵逸不入时蹊”,极具个人风格,此瓷罐所绘山林人物纹就是石涛山水图的典型代表,近景水边石上有四高士对坐,一高士手执经卷,另一高士手执羽扇,身后童子捧琴随侍,对面高士仰面观水,又一高仕临水静坐;山石树木,坡湖云气,远山,以石涛极善用笔的拖泥带水皴,清气浮动皴等技法绘成,山势曲折回环、皴染兼备,极具立体感和水墨丹青意味。

又如清乾隆斗彩山水人物纹笔筒,此器口足内均施松石绿釉。筒身通体饰通景式斗彩山水人物纹,此纹饰取自王翚的山水画。王翚(1632—17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