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知道翡翠的优劣?
1、看颜色 天然翡翠的颜色浓淡均匀,是经过漫长的时间沉淀而来的;而染色翡翠为了追求鲜艳夺目,其上色的颜料在阳光下会发暗、发白且不自然。 除了颜色之外,我们还可以仔细观察翡翠的表面是否有“苍蝇翅”。所谓“苍蝇翅”就是翡翠表面那一层凹凹凸凸的亮片(也就是翠性),这是鉴定翡翠真假的一个有效方法。
2、摸手感 一块优质的翡翠应该富有光泽感并且温润细腻,像果冻一样顺滑。我们可以把手指轻轻的滑过翡翠的表面,感受它给我们带来的触感。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目前市场上存在大量的“B+C”货翡翠,因此我们在触摸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了!这些翡翠由于受到高温高压的影响,其内部结构已经被改变,所以表面呈现出的手感是比较光滑,甚至有点粘手的。
3、查证书 俗话说“术业有专攻”,一个合格证书的出炉不是简简单单一张纸的事情,它需要经过一系列的专业检测流程,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度。 而如果拿到一块翡翠,可以先通过查看其是否有检测机构与检识师签章的证书来确认它的“出身"。当然,有证可依的翡翠质量才有保障,我们作为买家也不用担心会买到残次品或者A/B/C货了。
白岩优质答主翡翠的质量鉴定一般从颜色、透明度、质地、水份、裂纹和工艺等方面进行。
颜色:颜色是评价翡翠质量最重要的因素。人们喜爱的主要是绿色翡翠,而其绿色的多寡、深浅、正杂,是评定质量优劣的主要依据。因此,翡翠首饰“青、翠、兰、黄、淡绿、水苍玉”等称呼也是根据颜色命名的。翡翠的颜色主要是由于含有铬、铁等微量元素所致。颜色好的翡翠应是色调纯正,一般不带黄色或兰色,并且色泽饱满、鲜艳、均匀。
透明度:透明度一般用“水头”来表示,透明的称“水头足”、“通水”,不透明的称“干水”。透明度与翡翠的化学成分、内部晶体颗粒有关。通常含钠多的透明度较高,含钙多的透明度较低。内部矿物晶体颗粒细、杂质少,透明度也高。玉件做得薄,也显得透明些。
质地:主要看内部结晶颗粒的细度和均匀度。颗粒越细,结晶越均匀致密,玉质就越好,同时硬度也较高。还有一种叫“胶质绿”,透明度较低,但玉质十分细腻、坚韧。
裂纹:主要指原料在开采、加工过程中形成的断裂和裂纹,鉴定时应注意裂纹、断裂与俏色的区别,后者是天然形成的。裂纹使翡翠坚固性降低,并影响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