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套人民币有哪些文字?

巫庭翔巫庭翔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1950年代中期到1960年代初,汉语是官方认可的、唯一的合法文字。所有的人民币票面都是汉文和阿拉伯数字的混合,只有汉文和阿拉伯数字两种文字。例如第一套人民币,面额为“中華人民共和国人民幣”,第二冠字: “中国人民银行”,第三冠字(编号): “壹佰元”。 当然,也有例外,那就是现在极少有人见过的第五套人民币2003年版100元纸币。这一版100元的正面除了“中国人民银行”之外,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字样;背面除有年号外,还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中华民族大团结万岁”等字样。因为这一段历史比较特殊,这版本的一百元纸币也被称作“人大版”或“政协版”。不过,从2004年发行的第五套人民币2004年版100元纸币开始,这些“政协”“人大会”之类的文字都被删掉了,变成了纯阿拉伯数的数字。

其次,在汉族和蒙古民族地区,人民币上一直都有汉字;但在新疆、西藏等地区,人民币上曾长期仅印有蒙古文,直到第四套人民币才开始出现汉、蒙两种文字。 在我国台湾省和在海外使用的简体字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里,货币上的文字则只有阿拉伯数。这是因为自一九八零年开始,为了推行简化字,政府开始采用简体中文印制各项文件资料,包括钞票。虽然当时也引发了激烈的争论,但政府仍执意推进这项政策。于是在当时的条件下,只能采用阿拉伯数字代替原有汉文号码来标记年份。到了九十年代又发行了新的防伪钞,以荧光油墨增加防伪功能,并沿用至今。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