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和清代马槽炉的区别l?
马槽炉是香炉中比较富有特点的炉型,因其形长,稍凹,酷似槽形而得名。马槽炉制作年代主要集中在明代,清代少有制作,但有仿品。鉴识马槽炉的真伪,可从造型、皮壳、底款等方面予以辨析。
造型:真品为浇铸而成,器型规整。炉体虽弧形凹陷,但圆度十足,方正稳重,浑厚质朴,气度深沉,且炉口内敛,并略有束腰,造型颇有特色。
仿品为翻砂工艺制作,器型亦较规整。造型线条生硬、机械,弧度生硬,缺乏圆度和内敛,显得瘦弱单薄,无法与真品媲美。
皮壳:真品包浆浑厚,皮壳润泽,有厚重之感,且皮色古旧,深黄老道。有的还具有银皮特征,其皮壳色泽内敛,犹如凝脂,光艳照人,十分华丽。
仿品包浆、皮壳均有不足,其皮色显得浅浮,新艳,远逊于真品的润泽、华丽。
底款:真品铸制底款内容为“大明宣德年制”楷书款,款字间架结构合理,字体瘦挺,字尾均有小尖,笔画自然清晰,深峻有力,具有典型的阳文楷书款字风格。
仿品为翻砂铸制的伪款,其款字虽然模仿大明楷书款,但款字笔画纤细,字形略显呆板,与真品的隽秀洒脱有较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