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成分低价值如何?
“价值”这个词在学术界并不像“多少钱”这么直观,它是一个相当模糊的概念。我们通常说“这件衣服值不值那么多钱?”其实是在问“这件衣服的性价比(金钱/衣物)是否高?” 当然,我们也不能够用“性价比”来衡量一件珠宝的价值;毕竟首饰和服装不一样,我们不能只考虑价格,而忘了评估其工艺、材料等因素。
在讨论宝石价值的时候,一般不考虑其原料成本——因为宝石原料的价格本身已经包含了无数的信息,包括产地、品质、颜色、纯度等等,这些因素决定了宝石原料能否开采,以及能否以较低的成本加工成珠宝。 所以当我们谈到宝石的价值时,其实是在谈论其“功能”——也就是佩戴者因为拥有了这件首饰所获得的利益。
从使用功能的角度看,任何一件首饰都可以被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载体(carrier),另一部分是装饰(dressing)。 一般来说,宝石只有作为装饰时才有价值;而作为载体的货币价值则微不足道。判断一颗宝石的价值,主要就看它的装饰性表现如何了。
影响宝石装饰性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几个有颜色、切工、抛光、形状和表面处理。 这里需要提到一个“583原则”: 大块的彩色宝石(红蓝宝、祖母绿等)因其色彩丰富而被称为“有色宝石(colored stone)”,它们在灯光下会因折射而显色,因此评价其颜色是否均匀很重要。对于小颗的彩色宝石(水滴形切割红蓝宝、帕帕拉恰蓝宝石),“583原则”依然适用。 我们还应该了解一下“净度”这个概念。虽然净度是指钻石等矿物晶体的内部纯净程度,但它同样适用于宝石级玉石,如和田玉、翡翠等。 “净”即干净,无杂质。一块宝石如果具有很高的透明度,并且没有肉眼可见的瑕疵,我们就说这块宝石的净度很高。反之,若净度不高,则至少有肉眼可见的瑕疵。
最后我们来看切割。切割主要是针对圆形明亮式切割的宝石来说,要求切割比例协调,角度恰当,这样宝石才能充分显露,最大限度地反射光线;如果是异形钻,由于造型的限制,一般不会严格地按照上述比例来切割,但这并不会明显降低宝石的视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