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珠手串应该多少颗?
佛珠作为一种配饰,随着现在都市生活节奏的加快,佩戴佛珠手串的人也越来越多,佛珠的种类繁多,每类佛珠结珠子的颗数都不相同,有的是108颗,14颗等,在佩戴佛珠时,佛珠手串应该多少颗呢?
佛教所说的四十二章经记载佛的弟子,每在静坐入定的时候,或是静夜思维参究的时候,以珠记数,以免懈怠放逸。这颗珠子是用九十九颗圆形珠子与四颗间隔的大珠子以线穿起来的。四颗大珠子,它代表四圣谛。四圣谛是:
一、苦谛:人生充满了苦。我们生活在人生世间,真是患得患失,苦不可言。要使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各种欲念满足,那是非常困难的事,所以求不得苦是必然的。
二、集谛:苦的根源是什么?就是因为有爱染习气,所以才招感生死,使我们在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的生死大海中流转不停。三界都充满贪爱与无明。因为这种爱染习气的生起,所以招致苦恼不断的后果。
三、灭谛:佛说苦与集,是告诉我们世间是充满了苦与苦的根源。如果我们想要灭除这种苦果与苦因,使内心获得清凉与自由,必须断除爱染习气。
四、道谛:如何才能灭除爱染习气呢?那就是需要在实践三十七助道品上的功夫。因为这三十七助道品的实践,才是走向灭苦之路。
所谓三十七道品,是:
一、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使我们的内心常能保持谦虚、清洁、警惕不放逸,所以能够渐渐地净化贪嗔的污染,使身心愉快,并能增长智慧。这四法,是修行的基础。
二、四正勤:断恶修善。使我们的身口意无时不在警惕奋发之中。所以能断除身口意的恶而作身口意的善。这是我们初发心的修持法。
三、四如意足:欲、精进、念、巧慧。这四种法是引发禅定的四个先决条件,常修此四法,自然禅定相应,所以叫做四如意足。(如意有两种:一、现前如意,二、究竟如意。)这四种法是为求中级别地的修持法。
四、五根:信、进、念、定、慧。修此五法,可使“五盖”不能入侵。五盖是贪嗔、睡眠、掉悔、疑。五盖侵入内心时,身心会混乱而昏沉,所以,这五根的修持,是我们的身心正常地趣向菩提。
五、五力:五根增长时,成为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这五力能破除一切内心与外界的障碍而趋向涅盘。
六、七觉分:念、择法、精进、喜、轻安、定、舍。
七、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这四种法,使我们常行于菩提道而不会有所偏差,而入涅盘的究竟境界。所以,这是道品中终极的修持法。以上共三十七法。
这九十九个人生所要走过的路。这中间的四颗大珠子,代表四圣谛,它象征着:在我们内心要常常保持这苦、集、灭、道的理念。如果内心时常保持这种想法,我们的内心才能净化我们的贪瞋痴慢疑等五种污染的习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