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哪个地方铜钱多?
说一个你可能感兴趣的事,关于“钱”的。 先秦时期,黄金和铜币是同时使用的货币,而且使用范围很广。到了汉代,由于汉武帝连年征战,国库空虚,于是开始只使用黄金作货币;但民间使用的钱币还有铜钱。所以就有了西汉五铢、开元通宝等钱币。 自汉朝开始,历代王朝都将五铢钱作为正式流通货币。到了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朝廷规定“每钱一文重二斤四两”,这就是“一两钱”的起源。到了明朝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因为制作量币的原料铅锡价格不断上涨,为了减少百姓负担,明太祖决定废除银本位制,改铸大钱。新铸的大钱叫做“洪武通宝”,背文有“一”到“十”的字序。“字”指的是铸币时所用的模具上刻的文字;“序”是指铸币的先后顺序。例如第一枚钱的背文是“一”,第二枚钱的背文是“二”……第十枚钱的背文是“十”,那么这十枚钱就是“洪武通宝”背“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虽然朱元璋废除了银本位制度,但是并没有放弃以银为本位的想法。他在《祖训录》中说道:“凡征讨赏赐皆用银币,毋用银锞。”所谓“银锞”就是用白银做成的块状硬币。从这句命令可以看出朱元璋想将银币作为最主要的流通货币。所以洪武年间制作的“洪武通宝”,外形规整,做工细腻,在历史上非常有名。这种钱币一直用到明代中期。
除了“洪武通宝”之外,明世宗还铸造了一种“嘉靖通宝”。这种钱币的制作非常精细,而且大小均匀。由于质地纯美,又非常易于切割,被外国人称之为“大明宝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