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书法作品如何鉴定?
弘一在书法史上是个承前启后的大家。他上承明清诸家,以魏碑为基底,融合唐楷、写经体及小篆笔法,自创新体。他从30多岁开始出家,所创作的最重要、最成熟的书法作品都是在出家以后,特别是弘一涅盘前两年书风基本定型,风格清劲脱俗、圆融无碍,达到了返璞归真的境界,开创了中国书法的新面貌。研究他的行迹我们知道,他出家19年里有12年在闽南,特别是最后10年,所以他在闽南创作的作品占了72%,因此,我们在闽南征集到的弘一真迹就占55件。这是闽南地区藏有重要弘一书法作品的事实根据。
弘一法师一生清规自律,严谨治学,作品有严格要求,即使应酬、书赠之作也无懈怠。他每书一帖都反复构思,运笔千遍万遍,甚至书写同一内容的帖子,字与字、行与行之间也不断变更调整。而且,同一内容往往应弟子或信徒之请书写数帖。据《弘一大师全集》记载,“佛说阿弥陀经”即书有128条屏。
弘一传世的各种体裁、笔法的书法作品真迹有200余件,据弘一大师遗墨研究专家许怀林先生提供的资料称:“在日本、台湾、香港保存的极少。”《晋江县志·金石》称:“现保存于国内的仅36件……”。据笔者目前掌握的情报显示,弘一传世至今的书法作品真迹在中国大陆仅五六十件,其中闽南占有五分之三,台北有5件,东京约有几件。其分布状况:晋江市42件,厦门市9件,福州市4件,晋江东石镇东庚村3件,永春县1件,台北5件,东京约有几件。这组数据表明,弘一法师作品真迹在我国闽南保存有重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