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辛未24年是哪一年?
1931年3月1日至4日,全国棉花业联合会在该地召开全国棉花学术讨论会。会中,对过去12年中的棉花生产及当前棉业建设,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会上还发表了《致国民政府宣言》,要求切实保护棉产,彻底实行实施棉花统制;加强对棉花的收购、储存及运销的管制,以稳定棉价,使棉农受益。
日本侵略者为了阻止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对华北的纺织工业实施经济掠夺,于1933年1月下令封锁热河、察哈尔两省与华北地区,从此停止向中国输送棉纱、棉布。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下,上述两省及河北各省的各省棉纺企业联合组成河北省棉纺业协进会,负责统一这些省市的棉花收购、发运以及棉纱、棉布的批发业务。该会于6月1日在天津成立,邓寿卿被推选为会长。
为抵制日军的经济掠夺,6月13日,上海各业联合会在霞飞路(今淮海东路)77号召开第100次筹备大会,正式通过成立上海棉花运销联社。该社于6月28日起正式开业,办理上海纱布交易市场的棉花承运业务,以调节市场供需为准则,不私自牟取利益。
1934年4月26日,国民政府建立国民经济计划委员会,作为国民经济建设计划的中央统制机关,丁文江为主任。该公司在500家大规模工厂的公司中,挑选了64家大工厂,组织为工厂试验所,每年由该会发给25万元经费,委托试验所研究材料、机械、工艺和管理方法,以期促进制造业的改良进步。
1935年5月,中国消费者协会在上海成立。这是在中国政府领导下以保护消费者利益为目的的全国性的协会。
1936年2月3日,全国经济委员会举办第三次全国工业展览会。是年4月30日,在上海北四川路45号开幕,展期1个月。是次展览较之前两次有更广阔的范围和更高的水准。中国国民经济建设计划第一次纳入展览活动,各地国民经济委员会、行政监督部及经济部所属各厂矿企业有22个单位参展。展览会会场内除展示各工业部门的产品外,同时陈列有我国各地经济景观和原始采矿试验等。在展览会上,各企业还举办讲演会,并邀请中外人士参观指导。
日本纱厂对华北的棉纱、棉布贸易实施掠夺,华丰纱厂对棉纱、织品输出入税实行减免,以图独占权益。1937年2月2日,上海各纱厂联合向国民政府请愿,要求捍卫汉冶萍公司矿产权,取缔华丰纱厂对棉纱织品的特权。
3月5日,国民经济部棉业委员会在上海成立。该会从2月开始开展工作,举办棉业培训班,训练棉业人员;编辑《棉业半月刊》,刊登棉业政策、理论、事实、棉业机关、厂矿、组织及生产情况等,以推动全国棉业之发展。
由于纱布经营业者利用高价垄断市场,刺激原料棉的投机倒把活动,造成棉花价格日益跌落在1937年5月下旬,上海纱业调查社根据调查认为:“无论什么质地,无论产棉区在哪里,现在统一定是268两(原棉)一担。”但棉农手中的棉花不愿急切出卖,有些则在田中尚未采摘。当时正值抗战前夕,许多人想趁机囤积居奇,造成上海棉货缺货:“一担原棉在上海,居然可以换到九余匹棉纱”。这年6月,上海商会、棉商同业公会组织上海纱布伦业联合准备社,推行限价政策。8月1日,成立上海纱布伦业联合会,统一全业联合经营,“规定10月1日前,一概不准卖出外销纱布,10月1日起,布价每方准卖给外商40两,内商45两,无论有无出口准照此办,如有违犯,任业户自行处理,决不受理。”随后,又制定“八十一字经”,规定经营该业应遵准则等。但各棉花批发同业公会在10月1日限售令发布后,仍全力出售棉花。10月5日,联合准备社宣布散团。10月9日,联合会对纱布交易发放新票,规定每一棉花包可抽税二两。但此时棉花销量已显减少,市场呈萧条状态。10月15日,联合准备社宣告结束。
十月革命后,苏联在远东建立了阿穆尔州,该州生产的棉花以廉价的棉布换取中国丝绸。这一贸易使中国对日本棉布需求日益减少。日本对此极为担心,遂策划向中国输入贵重金属,以收购中国丝绸、茶业,垄断中国经济。1929年9月,日本纱厂通过中国金融家周作民等人,在上海成立了“中日实业公司”,表面上该公司是由中、日方共同合股,实际上由日本资本主操纵。该公司在上海设立棉纺纱厂,再转手用低价收购的中国丝绸、茶业充作原料,以谋扩大利润。对此,孙中山于1930年4月26日在上海发表告海外同胞书,抨击日本这种经济侵略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