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是书法家吗?
说到李治,人们的第一印象大概是“文盲皇帝”吧。是的,李治的书法水平确实不怎么样…… 不过呢,李治其实还是有写得比较好的字的。他的《大唐三藏圣教序》(下面这张图就是)就写得相当好,风格类似欧阳询。
这碑原文是太宗做的,因为当时大唐朝还没统一文字,各地写法都不一致,所以文字风格上有参差不齐。唐初的楷书大家,比如虞世南、褚遂良等,都曾经为此作过校订。李治自己也觉得字不太好看,让褚遂良做了校订工作。于是此碑就成了褚遂良楷书的代表作之一了。
另外,李治还写了《晋祠铭》(这个石碑现存于太原晋祠内),据说此碑“笔法精妙,字形端正,素以骨气内含著称于世”; 此外还有《大唐回元阁记》(这碑现在已经没有了,只有拓片流传下来),这是李治四十六岁的时候写的,据说这时候他的字已经比较成熟了。
可惜上面这三篇作品,都是李治在唐初“尚书体”的阶段所写的。等到他中晚年后,学习王羲之、王献之,行书成为主流后,李治的楷书就写得有些疲软了。比如他晚年写的《成律仪记》,就被米芾批得一文不值。
总之呢,李治是个有缺点也有优点的皇帝。就像他的爷爷李世民一样,李治身上也充满了“矛盾”。这种“矛盾”的具体体现就是书法上的“尚法”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