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东西有收藏价值?
目前,中国收藏界主要有邮品、书报、画报、钱币、纪念章、门券、彩票、股票、邮票、火花、烟标、酒标等品类,而艺术品和古籍善本则最受青睐。 对于普通收藏爱好者而言,投资这些物品的成本较低。 其中,艺术品是“硬通货”,价格水涨船高。比如唐代画家王维的一幅《辋川图》,1986年拍卖时,成交价仅有70多万元;34年后同样出现在拍卖会上,却涨至253万元。 在“文化大发展”“艺术大繁荣”的背景下,很多艺术品升值潜力巨大。 国家文物局发布的《2017年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统计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中拍卖的企业共计96家,覆盖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区域,共成交6909件拍品,总成交额为88.1亿元。与2016年的数据相比,2017年度的拍卖企业数量减少32家,但成交的拍品数量和成交额分别增长19%和28%。这体现了国内艺术品市场的强劲复苏,以及市场潜力被不断激活的特征。 而古籍善本的“身价”更是水涨船高。 2009年,《庄子·内篇·逍遥游》(唐写本)以253万元的底价起拍,却在最后一次加价中,以超过2400万元的价格成交,加价近20倍。 近年来,由于互联网的冲击,一些传统行业遭遇困境,而传统文化领域却逆势上扬——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古书旧纸的怀抱。
如今,无论古玩杂项还是字画碑帖,其价格上涨空间都很大。一位文物专家指出,现在一些精品的古籍善本,价格甚至能顶上一套别墅。不过,相对于普通藏友,专业人士会更多地选择价格适中的当代名家书画、民国时期书籍文献等入手,这些藏品同样具备相当大的升值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