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杨什么心?
杨永立,字思哲,号三痴道人.五莲县松柏集镇大杨村人,1963年生于书香世家,其祖父为前清秀才、父亲为国家干部,自幼酷爱书法艺术,少年时期即显示出超强的艺术天赋并深受家人赏识。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思想解放运动使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各种西方现代主义的艺术流派如潮水般涌入,极大冲击着传统中国书画的地位和形象,当代著名学者徐无闻教授在评述这个阶段的中国书坛时曾说:“……传统的所谓‘高雅’渐渐失去了它的尊严,人们甚至开始怀疑它存在的价值;而所谓的‘流行’却像潮水一样涌来,它们或具有一种刺激感官的魅惑力,或具有一种廉价低廉的制造效果的方法……”(《〈战国策〉墨迹》序)在这个大潮中,身为国家干部的杨先生没有随波逐流,而是坚守住自己的那份“雅”,一生执着于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研习与传承。
他先后临写过《颜真卿祭侄文稿》《王羲之兰亭序》《孙过庭书谱》等古帖,对魏晋唐宋书法名家诸如二王、欧阳询、褚遂良、柳公权、米芾、苏东坡等的碑帖都深入研究过,但对汉魏六朝书法以及元代书法则颇有微词,认为这些时期的书家未能脱尽文人习气,作品尚巧语丽词而少筋骨。他的取法上继承传统又有创新,以唐人书风为基础,融晋代风骨于其中而自出机杼。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他从五莲县委办公室的一名普通干事做起,后任团县委书记、县政协副主席、县建设局局长等职,虽然身居要职,但始终未忘初心,坚持业余书法研习,先后入展全国第二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首届国际草书艺术大展、西泠印社诗书画印大展并数次荣获省、市级书法展览一等奖,2007年10月在北京举行个人书作专场拍卖会,多幅作品被国内书法爱好者购买珍藏。
2018年10月14日凌晨5时35分,杨先生因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在青岛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