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上的荷花谁画的?
1950年,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发行了第一套人民币。这套币上共有12种面额的钞票,最大的面值为一万元,最小的仅一百元。其中有一张十元纸币的正面图案是花旦(即“荷花”),这个花旦头像可不是画家随意画上去的,而是有着深刻含义的——她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各民族的团结、和谐与统一。 首先,这位花旦姑娘的面容并不是凭空出现的。她眼眉圆润,双眼炯炯有神,鼻梁高挺,嘴唇微薄且轮廓分明,看起来端庄而秀丽。这简直就是典型的东方美人脸!而这正是当时对中国人民形象的一种概括和描绘。
其次,这位花的身份也不简单。她身着旗袍,右手侧扬起,露出左手上佩戴的镯子,这种打扮和手势都表明她是位中国人——而且是位女性,因为按照当时的风俗习惯,男性是不穿旗袍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这位花儿头上扎着两束发辫,这正是中华民族象征性的标志——汉族同胞留长发,大部分少数民族同胞则是头顶盘发。
所以,在这张纸币的印制过程中,“民族大团结,各民族团结统一”的理念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当然,除了这个十元的“花旦”图案外,其他面额的币面上也都刻写了不同的图案,这些图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它们都属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范畴。 比如,最大的面额一张的币面雕刻的是长城,因为它标志着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大国;第二大的3元和第五大的一元硬币上分别雕刻着莲花和牡丹花,这是因为在中国文化中莲子和牡丹代表着祥和、喜庆与富贵;最小的一元硬币上的图案是菊花,因为这是我国百花之中的王者,最能代表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