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有翡翠扳指吗?

敬紫芙敬紫芙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有,《天工开物》记载,“惟滇中之翠,与粤西之翠,二种有别”,也就是说在明代,人们已经可以分得清云南和缅甸北部出产的翡翠了;又明人何乔远所著《闽中海错疏》中载有一款名为「孔雀石」的宝石,其外观色泽与今天的绿色翡翠极为相似 ,故此推断,绿色翡翠在明代就已经流传到中国境内了。

不过,当时的人们对于翡翠的了解尚不充分,故而在称谓上出现了「翡」、「翠」并用的现象,同时由于南方出产的红橙黄绿各色玉石,也被归入「翡翠」一类,所以明清两代,人们眼中的「翡翠」其实就是玉石中的通称,并不单指来自缅甸北部的绿色玉石。 直到清末民初,这种对「翡翠」的认识才为人们所接受。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今天我们的身份证上的国籍一栏写着「中国」二字,但我们国家的正统领土其实只有四百多年历史(满清入关至民国),而在明朝时期,我国公民的国籍一栏通常填写的是「汉」或「南蛮子」,因为当时的中国人自认「汉地」(即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正统传承者,所谓「汉地十八省」便是由此而来。

蓬舒芸蓬舒芸优质答主

明代扳指一般作为饰物,用于装饰束发,样式以素面居多,偶有镂雕花纹,或仿汉代韘形玉佩形状制成。制作扳指的材料十分丰富。扳指主要以翡翠、玛瑙为主,还有金、银、象牙、玳瑁、蜜蜡、犀角等材质。

翡翠自明末清初传入我国,因其美丽的颜色及良好的稀有性逐渐成为皇室喜爱的工艺用料,清中期之后翡翠进入蓬勃发展之期,各种样式精美的翡翠作品纷纷问世,此时翡翠扳指也应运而生。

翡翠扳指制作工艺繁复考究,一件精美的翡翠扳指往往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因此存世较少,一般多在宫廷中流通,常作为达官显贵佩带的饰物,有的也可镶嵌于冠帽或衣着上。翡翠材质晶莹滋润,颜色艳丽,符合了乾隆时期所崇尚的艳丽之风,因此受到了乾隆帝的特别喜爱。清中期之后翡翠扳指作为一件具有装饰和实用功能于一体的器物得以大量发展。

翡翠扳指自清中期兴起后,至清末民国仍有制作和流通。近代随着社会变革的不断加深,一些新的元素被注入到传统技艺中,促进了翡翠工艺技术的发展,使翡翠制作技艺及艺术风格得以传承和发展,尤其是清末至民国时期,受西方制作思想的启迪,一些西洋造像也运用在翡翠扳指中。清代及民国的翡翠扳指基本沿袭了早期制作风格,工艺更加精良。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