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为什么叫翠玉?

褚德宽褚德宽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翠”字,从汉字造字法角度看,“翠”字右边的“垂”字,像形表音,画的是碧玉(青绿色)的玉佩顺着脖子向下悬挂的样子;而“翠”字左边的“羽”表示颜色,两个字合起来的意思就是把色彩形容为如同羽毛一样轻盈、明亮而又温润。这个“翠”字的字形在古代也有变化,汉代的篆书形态是这样的 后来到了宋代,文字字体有了重大改进,“翠”字左右两边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左边由“羽”变成“隹”(类似鸟的形状),右边由“垂”变为“足”,这个时候的“翠”字接近于我们现在使用的“翠”字。

2.“玉”字,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小篆,文字形状一直没有大的变化,古代文字学家认为“玉”字像玉器的外形,实际上“玉”字就像一根棍子上面串着一块美玉,比喻晶莹润泽的东西。所以啊,“翠”和“玉”都是形容玉器或者宝石的光亮、鲜嫩,那么组合在一起就是最恰当的称号了。 当然啦,这么美好的名字可不是谁都有资格的。在古典文学中,只有品质上乘且色泽鲜活明亮的珠宝玉石才能被称呼为“翠”或“玉”。而那些色泽暗淡、质地干瘪的石头可不能随便称“翠”“玉”哦!比如陕西蓝田出土的绿莹莹的软玉,四川凉山出土的蓝幽幽的绿碧石。这些玉石表面滋润、内部细腻、颜色纯净,是当之无愧的“翠”“玉”。

翁亦真翁亦真优质答主

其实“翠”在古代一般通指“翡翠鸟”。翡翠鸟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翡翠鸟的记载了,而且翡翠鸟早在周朝时期就被定为五级官员的补子图案。在唐代时,翡翠鸟已经作为珍禽出现在文人的诗篇中。

翡翠之名起源于清朝,清代将产自于缅甸的硬玉称为“翡”或是“翠”,其“翡”和“翠”二字正是取自于“翡翠鸟”艳丽的羽毛颜色,后因硬玉色彩丰富,故取“翠”字加“玉”字旁而形成了“翡翠”两个字,后一直沿用。

一般翠玉指的是玉石有绿、紫、红、白、黄等颜色,呈半透明状,常用来雕琢各种器物。现在“翠玉”已经变成“翡翠”玉的简称,两者已无实质上的区别,只是在某些语境中,我们更喜欢用“翠玉”以显示其高贵、典雅。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