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什么波书法家?
不是“申什么波”,是“申不害”,不害(shēn bù hái)。他不是一个书法家,但是他的字很好。 “申不害”这个名字很怪异,查了一下资料,发现这么写的人还真不少——
1.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韩国的宰相叫申不害。
2.东汉末年益州太守名叫申不害。
3.南朝梁元帝时散骑常侍、河南尹孟景烈,本名孙静,因为母亲姓申,所以又名孙申。
4.隋炀帝的孙子杨侗的名字里面有个“申”字。
5.宋朝王栐著《燕翼诒谋录》记载宋代宗室子名字里有个“申”字的。
所以可以判断出“申不害”是一个尊称或者爱称,就像“李太白”“杜少陵”一样,并不是他的真名。这种尊称方式在汉代以前应该比较常见,到了唐宋以后似乎就不多了(我个人觉得可能和宋明开始讲究避讳有关系)。
“申不害”这个名字到底指的是谁呢?据史料记载,这个“申不害”有两段生涯值得梳理一下。
第一段生涯就是他当韩国宰相的时候(公元前360年~前355年在任)。这时候的“申不害”是个政治家,他推行法制,整顿内政,加强军备,对外不卑不亢,打退了魏国的入侵,使韩国国力逐渐强盛起来。由于申不害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所以他提倡的字应该以“言”字部为主。
第二段生涯指他退休后在乡间的生活。这时候的“申不害”是个文人,每天写写字,喝喝酒,的生活。史书上对他的字评价很高,说他的字“飘逸动人”!既然说到书法,那就不得不提一提“申不害”的师承关系。
根据司马迁的记载,申不害的书法老师应该是毛遂。《史记·卷八十六·仲尼弟子列传》第十一篇里有记载:“毛遂者,邯郸人也……” 可能有人不知道毛遂是谁,他在历史上名声并不响亮,但他是战国时期的著名策士,平原君的门客。在秦灭赵的时候,他自刎而死。 以上都是废话,重点是他跟赵郡李氏有密切的关系。而唐代大书家欧阳询正是赵郡李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