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套人民币有多少种面?
1948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由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定都北京后,应采取迅速有效的措施,收回一切外国政府及金融机构所持有的中国货币,以废除国民党政府的‘法币’、‘关金券’及‘货币兑换证’。”据此,中国人民银行于1948年12月发行了人民币始版(第二版)钞票。
为了适应解放区经济发展和金融建设的需求,中国人民银行先后于1949年和10月发行了第三版和第四版的人民币。这三版纸币的版面设计基本相仿,只是面额有所不同。
1953年,我国开始执行发展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了《关于改革人民币制度的决议》。依据这个决议,中国人民银行于1955年3月发行了新的人民币,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套新式人民币。新人民币的版面设计由前财政部部长王震直接领导设计,其设计方案采用了近代金融学家马寅初的建议,取“人民”与“货币”各字的偏旁组合而成。主图案是象征全国人民大团结的各民族大团结浮雕,背面图案为象征经济的繁荣昌盛、五谷丰登的稻穗。这套人民币共12种,55枚。
1976年以后,人民银行又陆续印行了不同版别的纸币;这些新版别的人民币,除正面主景有所变化外,背面花卉图案基本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