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纸是中国古代名纸之一吗?
当然是,但其他的古纸也都很著名。 先说宣纸吧: 宣纸有“纸寿千年”之称,主要原因是宣纸制作工艺复杂(包括选料、漂白、制浆、捞纸、烘纸),一道工序有问题都会影响最后的结果,加上全凭经验掌握时间,所以很难做到每次做出来的宣纸质量完全一样;
再一个原因就是宣纸含水量大,容易受到微生物的感染而发烂。不过,只要保存得当且没有虫蛀,一般的宣纸都能使用很久。明代唐寅《书画谱》中有言:“纸以宣纸为佳,有润墨性,耐久而不洇。” 宣纸还具有着色牢固、不褪色,并且可以反复书写的特点。明代张岱《夜航船》中说:“江南善制笺纸,如宣德、成化间,纸色洁丽,谓之‘净纸’。有桃花洞、龙须草、蝉翼纱各类品种,惟苏州所产,名为‘苏笺’。用苏笺拓印书贴,字颜色鲜明,经岁月不复晦暗。”
其实除了宣纸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名纸,比如唐代造的“鱼子笺”“谢公笺”,宋代造的“金粟笺”“冷金黄笺”,元代造的“彩帛笺”“烟云纸”等,它们都因为质地优、花色美而在当时或后世受到文人的喜爱。 再说一些其他名纸: 西汉初期已有纸,但当时的纸比较粗糙,不便于书写。到了东汉末年,蔡伦改进造纸术之后才有了质地的区分,此时纸张可分为皮纸与草纸。这里的草纸并不是现在的废纸,而是以“桑、苎、竹、麦杆等物为之”的纸。这种草纸相当耐用,价格也不贵,深受文人喜爱。东晋王衍发明一种“细薄光洁”的纸,颇受文人墨客称赞,被称为“玉版纸”。北周时蜀地所产的“麻纸”颇为有名;到了五代时期,江西造出的“澄心堂纸”广受推崇,号称“白纸中之胜品”……诸如此类,不胜枚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