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陶瓷收藏价值吗?

鱼芸璇鱼芸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收藏界对近代史上有重大影响力的艺术家的作品是最“宽容”的,比如齐白石、黄宾虹、张大千等近现代画家,甚至同时代的徐悲鸿、傅抱石的作品都有很高的市值;同样,在当代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艺术家也有很好的市场表现,比如吴大羽、赵无极等等。 然而,这帮前辈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都是职业画家!也就是说他们是以卖画为生,并由此奠定社会地位的。然而,中国现代美术史上还有一位著名的人物堪称“最特殊的收藏家”——他就是刘旦宅。

刘旦宅(1931-2011),浙江绍兴人,生前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美术系主任等职。虽然他本人就是一位著名的画家,但是在很多同时代的画家中他的身价却显得有点“寒酸”,究其原因就在于他是一个“业余”画家——“我一直是‘傍’着画的,我没有专门依靠画画吃饭。”(《刘旦宅论稿》)他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拥有一定名气的时候也没有办法像职业画家那样靠卖画谋生,而只能靠出书、举办个人展览来赚取辛苦钱。

正因为这样,我们可以在刘旦宅的作品看到专业画家所没有的“业余”特色和“自传性”——他的题材往往是自己熟悉的文学名著或者历史人物,风格则是写意与工笔相结合,人物造型也带有明显的“写生”味,但是他的笔墨又是非常讲究的,可以说达到了“精微”的程度。他的作品中既有生活中常见的普通人物(如《鲁迅》),又有传统文人画中的高士(如《李白》),还有来自民间的神话人物(如《二郎神》)……总之,他试图用各种各样的笔墨语言去描绘他所钟爱的种种人物形象。

作为一个职业美院的教师和学术带头人,刘旦宅并没有因为自己的“业余身份”而在艺术上放松要求。他的艺术成就不仅表现在国画领域,还涉及连环画、装饰插画等,并且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展览,并在各地多次举办个人作品展,如1981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个人画展、1997年在日本横滨中华总商会馆举办的个人画展等。他的作品不仅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有珍贵的文献价值。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开始迷恋各种“网红”艺术品,对于老一辈艺术家的作品则不屑一顾,即使看一眼都觉得是浪费时间。这种风气确实需要纠正,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你的目光就会错过一件伟大的作品。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