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画中国境内么醉过?

吴家毫吴家毫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中国历史上,人们喝得最多的是黄酒和米酒。

2.文人墨客的酒令,主要来源于汉代的《汉书》,里面记载了“行酒令”,比如“弹琴、赋诗、投壶、蹴踘”等,但是文人大夫们的酒量并没有记载。唐朝杜甫的诗中提到张巡“平明独出游,酒盏从吾好”,说明唐时已有自斟自饮的风气;宋朝柳永的词里有“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说明当时无论大小酒馆,都有酒卖。

3.书画家们喝酒的事,记载较多。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一向酒量大,有一次与友人饮酒,醉后小憩,醒来发现手臂被染绿,原来是有友人在他酒杯里滴了一滴绿色的颜料——这就是成语“酒后涂绿”的来历。唐代诗人张继去考进士不中,遂留江南,与好友一起喝酒赋诗,《清明》便是他在酒桌上做出的名篇。

元代黄公望晚年生活清苦,以卖画为生,却嗜酒如命,《山水诀》中写道:“元季四大家每饮必醉……余尝饮于黄鹤山樵(黄公望号)处,二叟相对,醉态可掬。” 明代画家唐伯虎也有“闲坐钓台饮美酒,清风明月我知心”“酩酊醉来披鹤氅,不知谁是张仙师。”诗句流传。

清代郑板桥有幅自称“醉竹”的画,画上并题诗一首:“此君原是我知音,每日相邀不厌倦。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当然,书画家们喝的是上等的酒。宋代的杜耒有句“半酣更发幽情畅,忽复乘兴吟竹枝。”指的就是佳酿加诗兴大发。但即便喝到这般地步,大多数人是不会失去风度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