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石分几种翡翠?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赌石大致有以下几类,每一类的特征都是通过其表面或裂绺来体现的。 外皮: 1、水沫子(玻璃底):这是市场中最常见的假翡翠原石,由于成分与翡翠近似,多由石灰岩高温高压蚀变而成。特点是:比重轻,透明度高;硬度低,用刀划有刻痕;颜色不均匀,整体呈灰白色,带有青灰色或者淡绿色,颜色过渡自然但不饱满;结构不致密,可见晶粒形态;水头好,抛光后可以达到玻璃光泽。
2、大理岩:也叫大理石,多为灰白色,质地细腻,有贝壳状断口,硬度较低。部分大理岩含有一定量的杂质,如铁锈斑、矿物包裹体等,影响美观和价值。用高倍放大镜可以看到内部呈纤维交织结构,无晶体颗粒感。
3、石英岩:质坚而脆,韧性差,不可切割且不易加工。颜色不均匀,常呈浅黄色、米黄色,也有近透明的白色和浅绿,但底色过于单一,伴有明显的色带条纹。透明度不好,有的可具强荧光。用手掂量明显感觉比重不足。抛光后为蜡状光泽,不透明。常见裂纹较多,有裂纹者价值大打折扣。 内部: 4、冰种:属于翡翠中的高档品种,具有冰清玉洁的通透感,内部可见少量至大量细小的碎米粒晶体(俗称“翠花”,是鉴定冰种的重要依据之一),呈半透明状态。
5、糯种:类似于糯米糕般的糯软感觉。内部结构模糊,肉眼能清楚分辨晶体颗粒,但排列杂乱无章。颜色不纯,常有多种颜色混杂存在。有“灰味”或“泥巴味”等异味。虽然也有一定的水润度,但也仅停留在感官体验上,仔细把玩会发现其反闪的光泽干燥、呆板且无灵性。
6、豆种:结构细腻但不均匀,往往伴有颜色分布不匀的情况,如“青花豆”。有“干、粗、涩、暗”的特点。虽也有一些豆种的玉石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但是大多质量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