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翡翠会起胶?
有的小伙伴买回翡翠,发现它会有起胶的感觉,而有的却不会,于是就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要先弄清楚什么是“起胶”。所谓“起胶”就好比是看水的时候,那如水一般的透明中又有一丝丝的流动感,十分灵动而又清透;而“不起胶”就是那没有丝毫波澜的清水,呆滞且无生机。
其实起胶的现象我们也是能够在生活中看到的,比如天然水晶或者玻璃制品,当光线照射在上面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看见那光柱在晶体内轻轻跳跃的样子,就像是有生命一般,这就是起胶现象。 而将这种起胶现象带入到翡翠之中,就能理解为什么有些翡翠会起胶了——那是因为这些翡翠属于“有机质玉”,也就是由蛋白质矿物(主要成分是角蛋白)组成的玉石。
除了含有蛋白质外,这类玉石还会含有色素离子,如铬、铁等元素,使得玉石呈现出不同颜色的“皮壳”。而在自然情况下,这层皮壳并不是均匀的,而是具有层次感且厚薄不均匀,就像是经过抛光的那一层表面的光泽可以反射出人影一样。 在光照射进去之后,从四面八方散射出来的光线就会相互交错,我们的眼睛自然也就看到了那一缕缕犹如游动一般的光线,从而产生了“起胶”的效果。
当然,对于这一点,也有很多小伙伴表示不能理解。毕竟自己的第一直觉是先入为主地认为只有“玻利维亚碧玉”才会起胶,而类似云南昭通和瑞丽等地所产的翠玉以及产自缅甸地区的翡翠似乎都没有出现这种现象。难道不是吗? 其实,大家所持有的这一印象并不准确。因为即使是在同等质地的前提下,不同的光源及表面亮度也是会导致部分翡翠看起来并没有起胶的现象。
就拿大家在商场及市场上所见的那些“玻利维亚碧玉”来说吧!虽然它们的颜色鲜艳而且光泽度高,但正因为如此,使得它们反光的强度过高,从而掩盖了内部的结构,导致人们只能看到光滑圆润的表面,而内里的丝丝纹理也就看不到的了。因而,这类“玻利维亚碧玉”虽然颜色好看,却不显灵气,就好像是人工打磨过的圆珠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