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属于古玉吗?

富义诗富义诗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题目有点大,我简单说下我的看法。 首先,“古”的定义是什么?我们一般认为历史久远的东西都叫做 “古”,但如果真的是需要考证年代的话,最好还是叫它“出土文物”或者“传世文物”比较好(毕竟考古意义上的“古”指的仅仅是年代久远,和是否是出土文物无关)。所以题中的说法其实并没有说明白。 如果题主指的是把“古”字用在玉器上,那我觉得没问题,可以这样说。因为很多玉器是作为葬玉使用的(这里说的不是古代殓葬制度,而是说古代的玉器有很多是被深埋在墓穴中的,这样的玉器通常能保存下来而且数量不少)。

但如果是想讨论“古”是否适用于所有的玉石种类……那就麻烦一些了,因为我不知道题主所谓的“古”是相对于哪个时代而言的,所以我只能就我自己知道的知识谈谈我的想法。 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玉器大约是5000多年以前良渚文化时期的玉琮——当然,这仅仅是可考的最早玉器,在更早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可能已经会制作玉器了(只是我们没有发现)。

从良渚文化时期开始,玉器一直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周时期青铜器辉煌灿烂,玉器却反而退居二线,但在礼制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春秋战国以后,青铜器逐渐被铁器和丝绸取代,玉器才又重新辉煌起来,并一直延续到今天。 所以我认为,用“古”来形容玉器是符合实际情况的,这个词用来形容我们的祖先最早发现的玉石原料开出的玉石制品应该说是恰当的。 但如果说到“古”是不是适用于所有玉石品种的问题,我就无法赞同了。因为“古”这个词本身是没有限定范围的。比如我们现在的冶金技术已经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用现代工艺我们可以制造出非常精致的珠宝首饰,但这些作品毕竟不是古物品了,再用一个“古”字来形容它们确实有些别扭。

不过,如果我们把这个问题解释为“古”字是否适合用来形容非中原地区(或者是非汉民族)所制作的玉器,那我就可以非常明确地说:不合适。 因为中国的玉石文化主要是受儒家思想影响的,而儒家的核心思想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做“周礼”,所谓“周礼”其实就是指西周礼仪制度所规定的各种规范。这些规范不仅影响到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生活,而且还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切行为。

“周礼”的核心内容就是对于社会阶层和人际关系的划分,而这个分法是以西方人为研究对象的——这种划分本质上是一种等级制度,而这种制度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具有强制性。所谓“刑不上大夫”,虽然周天子也被诸侯国君和家臣背叛甚至是杀掉,但总的来说这种制度还是十分稳定的。这种稳定性保证了中原地区的玉器能够保持一种相对统一的形式,而这种形式正是受到严格的等级制度的约束的。

除了中原地区,其他地区的玉器往往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因为这些地区没有或很少有严格的等级观念来影响玉器(甚至影响不到服饰)的制作。所以我们看到,南方地区出土的玉器常常与中原地区出土的玉器有很大区别;同样,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例如新疆地区)出土的玉器也很有自己的特色。所以我说,用“古”字来形容非中原地区制作的玉器是不合适的。

臧千里臧千里优质答主

翡翠非玉,不能称为古玉,只可称为古翡翠。

玉的本源出在本土,真正的中国玉有两类:一是产于新疆的和田玉(含仔玉和山料),二是产于河南及辽宁的独山玉和岫岩玉。虽然历史上也有用其他玉质制作的玉器出现,但那不属于中国本土文化的本源部分。

翡翠进入中国是在明清之际,距今只有几百年的历史,时间上不能称“古”,质地上也不是真正的玉,所以不能称为古玉。但因翡翠属硬玉,且年代久远,在清宫中又多有使用,是宫廷旧藏不可分割的部分,所以只可称为古翡翠。

在清宫陈列馆中,我们既能观赏到精美绝伦的古玉器,也能欣赏到价值连城的古翡翠,它们都是我国文化宝藏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