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有苍蝇翅膀好么?
“苍蝇翅”是翡翠行业内对翡翠抛光过程中产生的鳞片状浮光的俗称,其成因与翡翠的矿物学特征有关。 翡翠是一种纤维交织结构(或称粒状结构)的玉石,矿物学中称为硬玉岩。它是由硬玉矿物(主要成分为钠铝硅酸盐:NaAlSi2O6)和褐铁矿等金属氧化物组成。其中硬玉矿物占98%以上。 当玻璃抛光剂打磨抛光硬玉岩制成的翡翠饰品时,由于硬玉本身具有纤维交织的结构,磨削下来的碎屑呈纤维状、鳞片状,在光照下会出现类似“苍蝇翅”一样的反光。这种现象被称为光学效应,也称作翠性。不过不是所有的翡翠都有“苍蝇翅”,只有当光线垂直照射时,表面光滑、质地细匀的翡翠才会有“苍蝇翅”出现;若光线斜照在表面粗糙、质地不均匀或者有裂隙的翡翠上,“苍蝇翅”就会消失。“苍蝇翅”并不是鉴定翡翠真假的一个重要依据。
但值得注意的是,天然翡翠由于受地质作用的影响,内部可能出现杂质。这些杂质可能为其他岩石的风化蚀源,也可能为后期接触氧化铁、锰等矿物质而形成的颜色。如黑斑、黄翡、红翡等,均有可能出现在翡翠的表面的“苍蝇翅”下方,需要仔细辨认。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不少人工染色的假翡翠,也就是B货、C货。这些假翡翠由于使用了化学染色剂,在加工过程中不会出现“苍蝇翅”,这也可以作为鉴别天然翡翠与人工伪造翡翠的一个方法。
相信对翡翠了解的朋友们都知道,苍蝇翅是翡翠的一种特殊特征,是鉴定翡翠的重要特征之一。那么翡翠具有苍蝇翅就一定为翡翠吗?
其实也不尽然,只要符合两个条件,一件饰品可以具有“苍蝇翅”:
1、解理发育的玉石
具有解理的玉石受到外力作用,破碎产生的断口不是光滑的,而是呈参差状、锯齿状等。翡翠内部矿物质之间连接的键能相对较小,在外力作用下,内部会产生呈参差状、锯齿状、不规则的断口。具有解理的还有岫玉、和田玉,但它们的解理比较差,受到外力作用破碎产生的断口是玻璃状。并且这些玉石的折射率和密度都低于翡翠,所以不会被用来冒充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翡翠。
2、抛光
玉石需要经过打磨抛光,使玉石表面光滑以后才会有“苍蝇翅”。这是因为玉石内部具有解理,但玉石的外面未经过打磨时,断口是粗糙的,漫反射光线能力弱。当外面经过打磨光滑,对光的反射率接近100%时,才可能产生“苍蝇翅”。
所以一件饰品具有“苍蝇翅”必须是解理发育的玉石打磨抛光而成。解理发育的玉石有翡翠、岫玉、和田玉,翡翠的解理好,岫玉、和田玉的解理差。所以不是翡翠的玉石要想产生“苍蝇翅”就需要选择解理相对好的岫玉、和田玉。
翡翠中出现的“苍蝇翅”,其实就是组成翡翠的硬玉矿物在受到外力作用后产生的裂开面,在受到光线照射时,产生的类似“苍蝇翅”的反光。硬玉矿物内部结构致密,所以其裂开面小,而一些结构疏松的玉石容易产生裂开面。裂开面在未打磨抛光时,粗糙的表面反射光线能力弱,在打磨光滑后,对光的反思率接近100%。所以在这些玉石上,同样能够出现类似翡翠的“苍蝇翅”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