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木对联怎么鉴定?
清代木对联的鉴定可以从以下几点考虑:
1、对联的形式和内容的雅俗
清代木对联在形式上讲究对称,内容上讲究吉祥。雅对往往以诗文入联,题材如四季、节气、景物、花鸟、书斋、名胜古迹以至吉祥图案等。俗对则以俗语入联,如俗语吉卜、吉语、吉祥图案、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游戏游戏、祝寿用物以及婚丧礼仪等,皆属俗内容。
另外,对联的文字也分为雅俗两类。如“门对千根竹梅隔十里,家藏万卷书春秀一庭”、“喜借春光看擘瓜分果,欣承国币助物阜年丰”等,不仅意境优美,语言生动、工整,还寓有祥瑞的意味。
而俗字如“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门延瑞霭千秋裕,户纳春光四季安”等。则文字俗气,内容多迎合某些特殊需要。
2、对联形式和风格
对联风格可分为两种。一为工对,即所谓工整贴切、对仗工整者。它主要见于“名士之风”、“雅人之风”、“文人之风”的楹联作品。如“万木霜天,独此一色;六桥春水,何人双游”、“月洒清光,共吟吟夜半;星分疏影,来照照秋深”等。
二为宽对,即语意宽泛,文字不工,但对仗工整者。工对讲究形式、讲究声韵、讲究雅趣、讲究含蓄、讲究文采。而宽对则内容较为朴实,但意思顺畅明白,用字平易近人。
3、款印、题咏
款印。即楹联下边书写的姓名、字号或年款者。对联中款印的使用一般常见于名家楹联,或是用于馈赠的楹联。如“琴韵书声”、“耕香稼雨”、“寄傲”、“梦笔”、“梦舟”等款名,或作“壬申”、“丙午”这类年款。
款名的题写格式又有格式要求,如姓氏下加“氏”或“名”,如“清溪氏”,在名前加字号,如“牧云”,一般款印写在楹联格外的左边或下边。
4、书法与雕刻
对联的书法、雕刻技艺是鉴定对联年代和真假的主要特征之一。对联的书写字体以楷书、行书和草书见长。
楷书工整规范,行书流畅美观,草书自然潇洒。对联的字距、行距要求整齐,字距行距一般无大小,字形端正。而假对联的字距行距不整齐,字形的倾斜大小不一,缺乏神韵。
对联的雕刻技艺也是重要的鉴定手段之一,如雕刻字体的刀痕和雕刻的字线深浅疏密,均能反映出对联的年代,同时,对联纸张、颜色也可以帮助我们鉴定对联的真伪。
清代木对联的文化艺术价值及历史价值很高,除了可以作为古玩收藏之外,也是研究清代书法、雕刻、字画、民俗等方面历史发展的宝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