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无色翡翠值钱吗?
在现代的珠宝定义中,只有包含颜色的石头才能被称为“宝石”(Beryl) 其中绿色(G)、蓝色(R)和粉红色(P)是最常见的三种颜色 当然还有其它颜色,比如黄色,但是黄色因为和金属阳离子致色相关,常常有其它元素混入,因此往往不够纯净而价格不菲,比如黄金绿宝石(Grnerdiamonds) 红色也是因为含铁量高而呈红色的刚玉;所以红宝石(Ruby)一词其实是指红色和粉红色的宝石。
不过即使如此,红宝石也是人们最熟悉的宝石之一。 虽然常见,但宝石的颜色并不是人类主观能够决定的,它是自然形成的,因此不同地区甚至同一地区的不同矿床出产的宝石颜色可能完全不同。 以祖母绿为例,几乎没有人能说出它到底是什么颜色,我查了所有资料,只找到两个形容词来描述它的颜色----“明亮绿”和“野生的绿”,我想不出比这更准确的词了。
天然绿宝石的颜色通常不是很正的,因为它可能受到外部元素的影响。 比如锰会使得绿宝石带有黄色调,而这种色调是人工处理无法获得的。 所以你看上面的图,我的手指分别指着一个未处理过的绿宝石和一个经人工处理的绿宝石,很明显未处理过的那个颜色要“脏”很多,这是天然的特征,也是为什么未经处理的绿宝石比经处理的绿宝石价值高的主要原因。 如果有人告诉你他的绿宝石是在阳光下采集的,那很可能说明他的绿宝石颜色很浅,而且带有一些偏黄色调,如果是这样,那一定是因为这种宝石在形成的过程中受到了外界元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