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白色翡翠怎么介绍?
这个其实很好解释,我们平常所见到的玻璃种、冰种、糯种的翡翠,之所以会有不同的名字,主要依据的就是其结构的不同而划分的,当然也会参考其他的指标。 所谓“冰种”实际上指的是一种特征,即结构如冰晶一样,所以又称为“冰晶结构”,这种特征在玻璃种和冰种翡翠中都是存在的,只不过是程度不同而已;而在糯种翡翠中则大部分是没有或者很少出现这样的结构的。 所以如果从结构的角度来说,任何翡翠都可以归入其中一类或几类之中。例如: 同样的道理,既然冰色可以依据结构划分为多种类型,那么自然也可以依据其他的特点分为更多类型,这没有什么奇怪的。只不过在现实中很多人可能不会这么划分罢了。比如: 这种划分方法虽然看起来很复杂,但实际上却非常简单。只要记住一点就可以了——越透明的翡翠越容易形成冰种结构(除了特殊品种,如油青种),反之就不容易形成。至于颜色,并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需要提醒的是,这里的结构并非指行话中的“绺”,尽管二者经常一起出现。所谓的“结构”是我为了描述方便而人为定义的一个概念,其实质是晶体排列的方式,而这个排列方式并不会改变,与是否有过运动没有关系。而行话所说的“绺”则是已经断裂的裂纹,虽然也有可能重新连接在一起,但毕竟曾经分离过,因此二者的成因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