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详细说,恐怕得写很多,简单地说吧——第一套人民币发行量小、流通时间短暂(仅1948年12月1日-1953年12月),目前完整保存下来的极少,很珍贵;第二套人民币发行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共10种面额,其中1分币与5角币的发行量较小,具有较好的收藏价值,第三套人民币中,
说到透光,不得不说一些关于翡翠的常识性知识点。 首先,自然界存在天然形成的玉石,也是人们口中常说的“老玉”或“和田玉”,其形成原因主要是源于地球内部高温、高压环境下生成的矿物晶体——透闪石玉(也称透闪岩石),属于碳酸盐岩中的隐晶质结构,由于形成条件苛刻所以产量很少且品质好。
1.颜色不同 墨翠的学名叫“绿辉石”,成分是硅酸盐铝钠,镁离子代替了铝钠中的钙。含镁的绿辉石由于结构中阳离子的置换而呈现为绿色;不含镁的绿辉石则是深蓝色的,我们称之为蓝辉石,在行业内也称“青辉石”。所以从颜色的角度来讲,墨翠和蓝辉石都是绿色的,而与青辉石呈蓝色正好相反。
黄山古称歙州,所以这里有很多著名的书法家。 比如李斯、李阳冰、王羲之一家都是歙县人。李斯的碑文被刻在泰山顶上,被称为“隶中之冠”;王羲之为歙县人撰写了有名的《兰亭集序》;而李阳冰是王羲之的七世孙,也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他为李白写过《草真书》。又比如章惇、黄庭坚、米芾、王诜等人都是北宋时歙县人。
在1948年到1953年,中国人民银行曾发行过一种面值是“200元”的纸币,这种纸币与现在的“200元人民币”几乎一模一样,只是尺寸稍大一些,并且没有阿拉伯数字。由于当时处在战争年代且国内经济严重混乱,所以这种纸钞并没流通出去多少便被收回,目前极为罕见,收藏价值较高。
首先,我们要对影响花青素翡翠价值的主要因素有一个基本了解,这样在选购的时候才能做到心中有底。 一般情况下,我们判断一件翡翠的好坏主要从颜色、种水、工艺和瑕疵这四方面来评估。那花青素翡翠自然也不例外。 不过因为花青素翡翠的颜色是唯一的评判标准,所以它的颜色饱和度及均匀程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套人民币共有10种面额,分别为: 2分、3分、5分; 1角券4种:1角、2角、5角、1元; 2角券2种:2角、5角; 5角券4种:5角、5角币值、2元、2元币值; 1元券6种:1元、1元币值、10元、10元币值、50元、50元币值; 2元券1种:2元 50元券3种:50元、50元币值、
清代的黄花梨条案,长68厘米,宽度是32.5厘米,高71厘米,案面用黄花梨木制成长方形状,两端有牙条,牙条的上部有浮雕图案,图案呈云形,四腿曲边,底边为长方形,底部安四个托泥,托泥雕刻有圆形图案,并雕刻花纹图案。在条案上面摆放花瓶、茶壶、杯盘等物,供平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