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和欣赏中国画?
我觉得这个问题我有权利回答,因为我小时候受的家庭教育是最传统的中国式的家庭熏陶,我的父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从来没有去过电影院,也没有看过电视,他的娱乐方式就是画画和钓鱼,每次我想买动漫手办的时候,我就会偷偷地去钓具店买鱼竿;当我考试没考好或者惹爸爸生气的时候,他就会画写意花鸟给我消气;当我在外面玩的时候,他在家里用宣纸画工笔人物,还时不时得弄个横幅“柳岸春色晓烟轻”什么的……反正我爸的文化水平也就停留在认字这个阶段了,可是他却能给你讲出很多关于中国画的道理
1、“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句是引自唐代画家张璪的话,意思是作画要师法自然,师法古人,取法乎上,但是最终还是要表达作者的主观情感。所以中国绘画提倡“写生”“师造化”(不过我们那会儿没有这个条件去真正实地去“师造化”)的同时也要表现出“心源”,即作者的性情。所以中国绘画在重视外在形象的同时也注重表现内在的精神世界。
2、“书画同源”——这句话的意思其实是说书法与绘画两者所运用笔法是一样的,也就是说绘画也是讲究用笔的,比如你下笔轻重缓急,用墨干湿浓淡都是要有讲究的,都要符合笔墨的要求,这样一幅作品才可以说是有“法度”的,而且这些技法不是某个特定的人发明的,而是无数人在不断的创作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可以说是代代相传。因此许多人都觉得中国画的技法难学,其实是因为你有机会接触到这些东西并且有人愿意教你的缘故。毕竟这些东西是“有源可查”的。
3、“技进乎道——这个“技”并不是说技法,这里指的是技法之外的功夫,或者说对人生、对社会、对人性的感悟。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技法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有用”,否则就算掌握了精湛的技法,你也只不过是个巧匠而已。所以中国画家不但要有精湛的画技,还要有一定的学识,能够悟出“技进乎道”的道理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