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腐蚀”二字可能有问题,导致很多人误解。其实它指的是在翡翠原石或者成品的表面出现的风化痕迹。这些痕迹是天然的,不是人为造成的。 原石的表面由于暴露在外,经受风吹、日晒、雨淋,又或者是接触含有化学物质的物体(比如洗洁精等),表面会因腐蚀而逐渐风化,形成一些凹坑,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腐蚀纹”。
1948年,华北银行发行了5元面值的人名币。因为那时刚解放不久,百废待兴,而当时军费高昂,所以在币值上采取了“紧平衡”的政策(就是每一元钞票兑换的现金比较少),5元面值的纸币重达23克,厚度大约为1厘米,和现在的50元人民币大小差不多,但质量要轻很多。
@李然 正解,顺便再普及一下他的另一个名字——“国英”,以及他的号——“海岳外史”“孤桐先生”等。 他是宋朝宗室后裔、徽宗五世孙。靖康之难后,随宋高宗南渡定居杭州。高宗授其翰林学士承旨,封济阳郡王。
翡翠作为玉中之王,其温润通透、朴实无华的特质深受人们喜爱。除了作为饰物佩戴之外,也有人选择将翡翠作为养生之物,比如泡澡的时候放入一块翡翠,能够起到美容保健的效果;而把翡翠放在枕头底下,则能够改善人们的睡眠,令人睡得更香更沉。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翡翠适合养生呢?
张永生,笔名永世。1953年出生于北京,祖籍河北香河。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一级美术师、高级讲师。自幼受家庭影响,酷爱书画艺术,初临颜柳,后转二王,兼修汉隶;书体齐全,尤以行草见长;作品风格清雅飘逸,遒劲隽永。 20世纪80年代开始,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省级书法展览并获奖。
清代朝珠,是清代礼服的配饰,为挂在颈上,垂在胸前的珠串。在清代,朝珠的形制、颜色、装饰是区别等级尊卑的重要标志,其制造极为考究。皇帝、王公、大臣,妇人、命妇等皆佩戴,因其用途范围较广,形制上有严格规定,且制作精美,深受清代人喜爱,成为清代最具特色的配饰。